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构建于该民族的民族教育中。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族教育的发展给双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双语教育会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因此,研究黄南藏族双语教育不能不追溯黄南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从黄南藏族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才能认识影响黄南藏族双语教育发展的因素程,梳理民族教育对双语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寺院教育
藏族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教育与宗教寺院分不开。这是由于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藏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所以藏族教育便历史地兼充政治与宗教的工具。清代以前,青海广大牧区尚无学校教育。藏传佛教寺院不独是宗教中心,而且成为各有关地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特别是文化教育中心,广大僧侣也就成了藏族的知识分子。所谓“舍寺院外无学校,舍宗教外无教育,舍僧伽外无教师”者,就是用来描写藏族古代社会教育状况的。寺院教育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制度,寺院教育学制严格,课程固定,重专精、尚背诵。寺院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为藏族社会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第二,寺院保存了大量的藏族文化典籍,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传播了历史、地理、文化、逻辑、天文历算、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第四,把藏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从而推动了藏语文的发展,藏语言文字走出寺院,成为藏族人民群众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6]对于宗教教育对藏族双语教育的产生所起的积极作用,应当给予肯定。
(二)家庭教育
藏族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民族历史、劳动道德、文明礼貌、团结友爱为内容的民俗教育,还有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艺术等内容。其中热贡艺术最著名,是主要以年都乎、尕赛日、郭玛日、脱加等五个自然村为主的民间美术。他们世代相传,以绘画、雕塑为业。
(三)学校教育(www.xing528.com)
截至2009年年底,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05所,其中小学179所,中学2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州专设民族学校194所,占中小学总数的94.6%,少数民族在校生达47037名,占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97%。
双语最具特色的是同仁县根顿群培中学和同仁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根顿群培中学于2002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是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藏族学者根顿群培的名字而命名的。是摩纳哥夏咖日基金会投资近400万元人民币,县政府配套一定比例资金修建而成的一所寄宿与走读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创办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着眼点,加强英、汉、藏“三语”教学为重点,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支柱,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向群众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入学率,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英语、汉语文、藏语文单科成绩均居同仁县之首。[7]
同仁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创建于2001年9月。生源主要来自全县12个乡镇,学校现有在校生1137人,其中初中490人。寄宿制学校对双语教学是有利有弊的,曾经是寄宿制学校毕业的某学生说:“以藏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藏语好,汉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汉语水平好。所以双语教学要有语言环境,没有环境的双语教学不算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最基本的是学校应该重视民族语言再加强其他语言。”有些访谈对象认为环境决定一切,要想真正的加强双语教学,就应该从教师抓起,教师的双语水平决定学生的双语的好坏,否则,双语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