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现行金融体系中私营和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差异,本书采用理论推导和经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重点分析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内企业融资约束差异的形成机制,以及在外生融资约束条件下私营和国有企业投资行为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融资约束差异对包含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业部门投资规模与效果的影响,对此给出实证经济学解释,以期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上述主要研究工作和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技术路线图
本书的具体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
第1章简要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中可能的创新,并提出研究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第2章回顾金融发展、投资行为等相关理论和经验分析成果,通过文献评述梳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现有他人研究对本书的启示以及进一步深入、细化研究的可能性。
第3章从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出发,设定金融机构以获得营业收入为目标,并根据其业务对象和特点构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模型,从中导出金融体系内针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差异化融资约束的生成原因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4章考虑中国混合经济的特点,设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目标,采用动态优化的方法,分别构建私营和国有企业在外生融资约束条件下的生产以及投资决策数理模型,并选取相应的统计数据对此进行经验验证。(www.xing528.com)
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模型(第3章)和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第4章)为下一步分析工业部门投资行为以及投资效果奠定了微观基础。
第5章通过建立包括私营和国有两类企业的部门投资行为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融资约束差异及其变化对中国工业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
第6章通过构建工业部门生产函数,用回归分析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静态比较分析,测算两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同时,利用部门生产函数估算融资约束差异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第7章选取美的电器与格力电器两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比较典型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及其影响,充实并补充实证研究结果。
第8章总结研究结果,并就如何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担保制度,以及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提出建议。
【注释】
[1]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将private enterprises翻译为“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用来定义中国国内非国有、非外资的经济主体,本书将其统一称为“私营企业”。同时,书中“国有企业”是指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
[2]王争(2008)、郝书辰(2012)、范建双(2015)选取不同的研究期间,从投入-产出角度比较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研究结果均表明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