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融资约束如何影响投资行为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微观经济、企业经济或企业管理领域(Fazzari,1988;Kashyap,1994;Chapman,1996;Hu and Schianterelli,1998;汪强,2008;Poncet,2010)。就融资条件本身,有学者考虑中国产权制度和金融结构特点,分别研究私营与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差异化约束(何光辉,2012;成力为,2013);就投资的效果,也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分析投资对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影响(Herrerias and Orts,2009;Conway,2010;Arndt,2013)。但是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相叠加,既分析中国金融体系内融资约束差异生成原因以及融资约束差异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又分析融资约束差异对工业部门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经济学研究尚不多见。
和以上研究相比,本书的特点之一是:根据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产权制度以及与此有关的工业部门混合经济特点,在微观层面上分析:①私营和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差异的生成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②在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私营和国有企业各自的投资行为。在宏观及部门经济层面上分析:③融资约束差异对工业部门投资规模的影响;④融资约束差异对体现在非同质实物资本边际产出上的私营和国有工业部门投资效果。上述工作中的①和②为后继工作③和④奠定微观基础,使本书的微观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前后衔接,融为一体。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将中国混合经济的制度性特点纳入分析框架、构建模型,并用基于中国现实的计量分析结果来验证模型以及经济理论。
本书的特点之三是:在实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管理学研究方法,选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作为代表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并充实实证研究结果。通过本书研究,笔者希望能够对充实和细化有关融资约束和投资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起到积极作用。(www.xing528.com)
本书的研究和研究结果具有现实意义。经过上一个周期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调整期。之前的高增长带来了收入增长效果,同时也使成本压力明显上升,局部性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显。产能过剩现象的背后是生产效率偏低,原因在于:内生创新动力不足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要素配置不合理限制了国民经济生产潜力的发挥。后者与私营和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差异以及投资行为扭曲不无关系。本书研究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内融资约束差异的形成原因,对消除融资约束差异、改变扭曲的投资行为和推进金融改革具有参考价值。消除或减少融资约束差异后,私营企业的投资规模随融资环境改善会有所扩大,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因融资成本上升可能有所收缩;两种相向的作用如何影响工业部门总投资,进而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出?本书定量测度融资约束差异对工业部门投资规模、效果以及国民经济潜在生产能力的影响,对如何在时间维度上安排金融改革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书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一定突破:①研究方法:构建中国工业部门投资行为模型,找到定性、定量均能反映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融资约束差异的代理变量,并通过企业投融资案例分析细化和充实实证研究内容;②研究结果:金融改革显然有助于改善工业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效果,但中、短期内究竟会对投资总规模和国民经济总产出有什么影响,目前尚无定论,而本书将对此做出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