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丽江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春天。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充实人才,通过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招工招干等形式完成了人员的扩充及人员素质的提升,及时为单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职工人数从最初的30多人增加到了63人;在全市各地粮食主产区和农业生产重点乡镇,即在当时的金山、太安、涛源、梁官、金官、金庄、大具、七河、新庄、龙山、永宁等地设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点,开展了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绿肥、蔬菜等新品种的选育(引)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工作,逐步启动了水稻丽粳系、马铃薯丽薯系、麦类丽麦系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大力推进示范耕作制度改革、农业“白色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为全市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6年10月丽江市农科所自育高寒水稻新品种丽粳5号(丽粳686号)现场实产验收
农科所前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早已融入这个单位的基因。一直以来,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已成为全所的共识和优良传统。每一项农业生产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示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和玲、杨煊为代表的科技人员长期驻守高寒贫困山区原丽江县太安乡,开展马铃薯实生籽育苗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多次召开国际国内现场观摩会,创造了低代实生薯亩产3773千克的西南地区最高纪录,逐步确立了太安乡马铃薯科技在省内国内的地位,也为后续丽薯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杨鼎政、张克勤为代表的科技人员结合丽江特殊的高寒稻作区的生态条件,收集、改良并利用耐寒稻种资源,启动实施了高寒水稻丽粳系新品种的选育应用工作,从最初本地黑谷到黑选5号,逐渐选育出适宜滇西北高寒稻区种植的丽粳1、2、4号,为高寒稻区的粮食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以杨高群为代表的科技人员长年驻点永胜涛源,不断研究试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从最初的桂朝2号,四喜粘,到遗传工程稻5号,再到两系杂交稻B4S/E32,一季中稻亩产多年多次突破吨粮,亩产达1156.2千克,引起了世界水稻界的关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于1999年亲临涛源,并题字“涛源是水稻种植的天堂”;以罗灿煌、杨茂森伉丽,张玉仙等为代表的科技人员针对丽江高海拔地区有效积温不足,大小春两季作物种植矛盾突出的特点,在实施绿肥品种选育应用的同时,加强耕作制度改革,大力研究示范推广独具高原特色的间作、套种丽江模式,同样掀起了丽江高原地区以地膜玉米生产为主的“农业白色革命”;以唐一均、赵玉仙等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加强小麦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不仅选育示范推广了丽麦1、2号,而且曾在丽江创造了全国小麦高产纪录,引起国内小麦科技界的关注。以上科技工作的示范应用为全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主抓粮食科技的同时,我所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全市新兴产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张天光等老科技工作者在全市烤烟产业起步初期,带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深入丽江大具、金庄、七河、华坪新庄等乡镇实施烤烟技术联产承包服务工作;在全市烤烟产业发展初期,树立了“远学曲靖,近学大具”的典型,为全市烤烟产业的稳步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另外,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也曾为高海拔区大棚蔬菜、低海拔区冬早蔬菜的起步发展流下了艰辛探索的汗水,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做了积极的试验示范工作。(www.xing528.com)
涛源成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高产潜力测试鉴定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