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学派:从过度增加货币供应到财政扩张所引发的问题

货币学派:从过度增加货币供应到财政扩张所引发的问题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里德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学派的创始人。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最终无法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目的。现代货币理论的最主要缺陷还在于他们沿袭了凯恩斯学派的“储蓄=投资”,并未注意到储蓄与投资的偏离过程及偏离原因,忽视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作用,夸大了财政的作用,不受约束的过度财政扩张或实施不当势必造成通货膨胀。

货币学派:从过度增加货币供应到财政扩张所引发的问题

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了与货币需求相关的个人恒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金融财产收益、通货膨胀、个人偏好等各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此建立了货币需求函数,并根据美国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认为货币需求与其决定因素之间具有极为稳定的关系,货币需求独立于货币供给,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与货币供给完全无关。

在弗里德曼看来,由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因而物价的变动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他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量比产量增加得更快造成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使通货膨胀率发生暂时的波动,只有当它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虽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货币增长率的变化不能立刻引起物价的变化,货币量的增加到物价的上涨还存在一个过程,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先影响产量后影响价格。由于货币增长率上升会相继产生:初期时利率下降和产量增加的冲击效应,中期时收入和价格水平上涨效应,长期时利率上涨和价格预期效应。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最终无法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目的。

费里德曼的研究基于美国1867—1960年的数据,是一种历史数据的总结,其理论依据不够充分。那个时代逐渐在全球流通的美元,仍然受到贵金属数量的限制,与当今完全依据国家信用的现代货币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他的货币理论已经很难适用于现在的经济体系。

同样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作为凯恩斯主义学者的耶鲁大学教授托宾则认为,弗里德曼对于货币供给方程式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托宾指出,存款与通货比率从实际经济运行资料来看,并不是始终处于稳定的状况,而常常出现的是周期波动现象;至于存款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商业银行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很明显的。

在非主流经济学派中,后凯恩斯学派的一些学者,例如格利等人,在最近几十年中提出了一个现代货币理论。这一理论应该叫作关于现代货币的理论,所谓现代货币就是基于国家信用发行的非金本位货币。现代货币理论有三大支柱: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与最后雇佣者计划。其中雇佣者计划是目标,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手段,而货币国定论是理论基础。

他们假设将全部经济体分为四个独立的部门,即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制作了各部门间的流量均衡矩阵表,并由此形成了存量—流量均衡模型。他们认为:在未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比如在萧条期、周期的下行阶段等),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财政扩张(包括赤字货币化)来动员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由于货币是国定的,其扩张不受约束;由于未充分就业,扩张也不会带来通胀。

现代货币理论对于现代货币的运转虽然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但也受到本学派的其他人和主流经济学派的猛烈攻击。现代货币理论的最主要缺陷还在于他们沿袭了凯恩斯学派的“储蓄=投资”,并未注意到储蓄与投资的偏离过程及偏离原因,忽视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作用,夸大了财政的作用,不受约束的过度财政扩张或实施不当势必造成通货膨胀。(www.xing528.com)

弗里德曼使用全社会平均的观点来看待货币需求,所以得出了他的结论。但是,社会的货币需求不是平均的。从经济发展的方面来看,产品是从最有钱的人群逐渐向穷人扩散,而金钱却是从穷人向最富有的人群集聚。产品是从同心圆的中心向外环扩散的,但是金钱确是从外环向中心聚集的。金钱的社会集聚方向和产品的市场扩散方向正好相反。相比穷人,富人的数量很少,相对于他们的金钱,富人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富人的钱多数用于投资,穷人的钱多数用于消费。随着金钱向着少数富人集中,大量投资推动社会产出不断提高,而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却受到很大限制。投资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使得上述经济循环进入衰减循环,最终陷入停滞。金钱向富人集中得越快,循环的衰退越快。

如果把社会简化为仅有两个团体,一个富人团体,一个穷人团体。假设在最初富人团体拥有全社会人口的20%、货币的40%,穷人团体拥有全社会人口的80%、货币的60%。假设这时弗里德曼所讲的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完全成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过程,如果社会变成了20%的富人拥有了80%的货币,80%的穷人仅拥有了20%的货币,弗里德曼所讲的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就将被打破了。

社会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平稳,且他们的人数很多;富裕群体的人数很少,但是,他们所拥有的金钱数量很多,且变化很快。由于富人的金钱出入频繁,且数量很多,变化很大,所以费里德曼所讲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不稳定,分层次来看他的结论不能成立。

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利润驱动投资带来的供给增加和降价带来的市场扩张。扩张的结果造成企业没有利润,这时存于富人手中的大量金钱已无处可投,社会上已经存在有大量的、富人无须消费和穷人无力消费的剩余物资,由此必然发生储蓄与投资的背离和商品与消费的背离。相对于社会已经生产出来的最终消费品产品,穷人手中的钱不够用,富人手中的钱没有用,货币需求在社会上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经济的上升期、均衡期和下降期,资金的流通速度各有不同。在上升期资金流动快,在均衡期减慢,到了下降期资金会在各个产业的环节积压,且造成货币不足的假象。

在出现了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之后,政府按照凯恩斯学派的办法,增加货币流动性,新增的货币仍然会有80%流向富人,20%流向穷人。流向穷人的新增货币短期内可以提升消费,长期来看聚集到富人的货币更多了,必将形成更加严重的有购买力的需求相对不足。

一般情况下,社会对于财富不均具有一定的容忍度,市场可以容纳一部分金钱储存和商品存货的存在。这种容纳现象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区域的范围越大,最穷与最富间的等级越多,信息、货币、商品流通的速度越快,容忍度就越高。市场经济使得金钱向少数富人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调动人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但金钱集中到了一定程度就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为了挽救经济衰退,采取刺激性经济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也必然造成富人金钱的大量流失和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