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归纳了前人关于商业周期的论述,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商业周期的论点,分别为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时间分别为40个月、10年和60年。
首先是3~4年的短期波动,因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最先发现该周期,熊彼特称为“基钦周期”,该周期是由于商业存货的变化而造成的。在销售扩张期存在成本上升趋势,企业为降低成本,使存货的增长超前于销售的增长,将扩张存货1~2年。但是当销售增长缓慢时,存货将在仓库中囤积。因而,企业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削减产量以减少存货积压。当存货最终恢复到更适当的水平时,销售额回升,企业将再次寻求扩张存货。
第二个周期则关系到企业投资于新厂房和设备的变化。该周期持续8~11年,克莱门特·朱格拉首先发现了该周期,熊彼特称为“朱格拉周期”。人们通常所述的“经济周期”指的就是这种经济波动。熊彼特认为,由于企业希望扩张自己的固定资产并使其现代化,扩张将持续4~5年。但是当企业已经扩张和实现装备现代化后,将不再需要新的投资。因此接下来的4~5年中,在厂房与设备方面的支出将减少。经过这段时期,固定资产将过时或损耗,因此又转移到另一个4~5年的投资繁荣阶段。
最后是持续45~60年的长期周期,亦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最先注意到该周期,但不能解释其成因。熊彼特将发明与创新看成长期周期背后的驱动力。在经济增长缓慢时,企业不可能引进新的技术创新。因此,新的发明与创新将被积压几十年,当经济迅猛增长开始启动时,创新将被运用于生产过程,促使经济迅速增长。
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长周期:(1)从1780年到1842年的产业革命发展时期,其中纺织工业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2)从1842年到1897年的蒸汽机和钢铁时代,其特征是以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机器化大生产得到普及;(3)从1897年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从经典的经济观点来看,市场经济存在商业周期,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
当复苏阶段刚到来时,由于刚刚经过了萧条的洗礼,企业与家庭的存货都消耗殆尽,大量旧产品已遭淘汰,新产品争相涌现,企业的效率高、商品成本低并且市场物价对投资具有吸引力。需求逐渐回暖拉动供应逐渐增加,由于企业的效率高且市场逐渐扩大,预期利润看好,投资与就业逐渐开始增多。
到了繁荣阶段,投资导致社会就业数量及市场需求大幅提高,市场购销两旺,供需相辅相成,市场扩大以及利润增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投资与就业,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导致价格下降的同时,也会引导企业采用技术、管理、压榨采购等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保持甚至增加利润。价格下降带来了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供需仍处于良性循环。市场扩大会吸引投资继续进入,就业继续扩大,新进入者往往会采用更新的技术或管理,具有更低的成本。
到了衰退阶段,企业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被压缩,投资使供应量日渐高涨。供应量高涨致使原材料资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劳动市场上熟练劳动者日益稀缺,熟练劳动者的工资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引发物价上升,物价上涨导致需求不振,市场渐渐出现供大于求,供应开始萎缩,就业停止增长。这时产能已超出需要,但由于产能增长惯性的存在,产能仍在继续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到了萧条阶段,一方面成本压缩空间和降价空间受到限制,市场需求无法继续扩大;另一方面供应不断增加,供大于求带来库存越来越多。当库存达到一定程度时,许多企业开始限产,限产导致成本增加、部分职工失业,失业使得全社会职工收入下降,致使市场供需进入恶性循环,供需矛盾日渐紧张。企业亏损日益严重,一些企业开始倒闭,另一些企业开始大幅度裁员,造成大量失业,社会收入大幅下降,使得市场需求和供应急剧萎缩,供需之间的恶性循环使整个社会挣扎在痛苦的深渊之中。侥幸生存的企业在压力下拼命调整业务、开发新产品、压缩成本并提高效率,等待冬去春来。
这就是经典的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依然只是表面现象,无法说清楚的是市场需求在繁荣与衰退之间,为什么会突然发生需求增长的萎缩。虽说可能有原材料或劳动者成本上升,但上升的成本同时也必定扩大了社会需求,从宏观来看不应该发生需求萎缩。
现在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也只是对其表面现象的总结描述,他们摆出了许多问题,却不知道什么是主要问题,不知道是哪些问题决定了经济的走向或转变。他们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或投资边际效率递减作为一种规律提出来,却不明白这仅是现象,更没能正确深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消费的提升与扩散,提升是指对于每个家庭或个人消费水平的提升,扩散是指全社会的家庭或个人消费提升从少数富人向多数穷人的扩散。从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源于两股力量,一股力量是由科技、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这股力量是动力;另一股力量是金钱向着富人的集中限制经济增长,这股力量是阻力。没有动力经济发展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没有阻力就不会有经济衰退和经济波动了。(www.xing528.com)
金钱向着富人的集中才是经济周期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金钱向富人聚集加之他们的人数很少消费有限,使得社会存款大幅上升,社会存款代表了企业的存货,供过于求导致商品降价,利润消失,投资停滞。无论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还是投资边际效率递减最终的重要原因概出于此。
每一轮市场复苏后,新的消费扩散重新开始。市场兴盛,企业利润丰厚,投资兴旺,就业增加,供需两旺。富人的储蓄与投资不断增加,供应也随之增加。由于市场进一步扩大只能面向相对缺钱的人群扩散,只有通过价格不断下降,市场才能逐渐扩大,这一点的实际体现就是价格的逆周期性。价格下降超过成本下降的速度,必然带来利润和投资的下降。此后,储蓄越来越多,投资越来越少,投资减少造成了储蓄剩余,储蓄剩余代表了社会商品的过剩,商品过剩越来越多,最终造成了经济的衰退和萧条。这才是市场经济危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科技、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开发出更新的最终消费品,另一种是更多地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力有两种作用,一种作用是降低物质资源的消耗,另一种作用是节约劳动力,这两种作用的综合结果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价格下降提供空间,由此可以扩大市场,发展经济,提高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技术、管理或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可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可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开创出更多的新产品或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每当一种新产品上市,就重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领域,从富人消费提升开始逐渐向穷人扩散,全社会消费提升的扩散;每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就会引导产品的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使市场扩散到更多的人群,市场扩大导致更多的利润收获与资本投资人,新投资带来产量大幅上升,同时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必然带动消费上升,市场进一步扩大。
按理说市场与就业可以形成不断相互加强的良性循环。但是,由于货币向富人集中阻止了产品向穷人扩散,每一轮由新产品带动的消费扩散,当其降价速度超过成本下降速度到了一定程度,若无技术更新,本轮扩散将逐渐减慢直至停止。正确理解了经济衰退,也就正确理解了经济周期。这里的投资上升同时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就是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其根本原因还是金钱向富人聚集阻碍了市场的扩散,或就一定会是买方同时是卖方的情况。经济周期发生的地域范围与经济开放的范围相关,在经济紧密相关的范围内影响就大,在经济不在紧密相关的范围内影响就小。
科技创新的成果的作用不同,它所形成的产品的价值和生产力的提升也不同,一些成果带来的大提升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体现出来。宏观经济由无数产品市场的上升与下降叠加而成。
熊彼特在解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时所描述的成果,都是在当时的特大成果,它可以带来当时经济的大幅发展,但由此引发的产能与产品过剩也是巨大的。从纺织工业时代到蒸汽机和钢铁时代,再到电力、汽车和化学工业时代,其中包含很多小的科技创新,只不过这些小的创新卷入大创新的浪潮中被淹没了。相对没那么巨大的一些创新,会给社会带来类似基钦周期或朱格拉周期这样的小周期。
经济周期的发生还和老产品与新产品交替相关,如果老产品的数量开始下降时,相同规模的新产品已经开始上市,经济过渡就会比较平稳;如果老产品下降后期,相同规模的新产品尚未开始上市,就会发生经济波动。波动大小与产品的产值规模相关。
在市场起步的早期,产业的种类很少,一两种大产业的起伏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发生,现在产业的种类已经很多,每种产业可能带来经济波动的可能性降低。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波动对于全局的影响力也在下降。单个地区的经济过热,可以利用加大国际投资或贸易削弱。
在当代,人在一生中的最大消费依次是住房、汽车、教育、医疗、饮食、衣着、旅游,商业周期中的房地产周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大数据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只要严密监视与调控这些重点行业,以及它们相关性高的重点大行业,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控经济的发展与波动。
从20世纪初到现在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但是所有的科技产品创新的产值与作用都无法与金融创新相比。从20世纪初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两次由金融危机导致特大经济危机,一次发生在1929年,一次发生在2008年。经济危机从很早以前就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每隔几年就会发生。早期多是债券票据发行过量导致的金融挤兑危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初,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或建设过度引发的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20世纪20年代之后世界发生的重大危机大多数源于金融的过度投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