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一味强调忙碌,却忘记了工作成效,从周一到周日时刻忙碌着。而这些追求所谓“快”的忙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制造慌乱,因为这种要求自己越忙越好的压力使职场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认为问题出在时间的紧迫上,但事实上,是忙碌控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敲钟,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师父,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为什么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因为小和尚是在完成任务,他以为这是住持想要的结果。但住持真正想要的结果不是撞钟,而是唤醒沉迷的众生。撞钟是任务,撞得唤醒沉迷的众生是结果。而要撞得唤醒众生,首先你要真正用心去做。我们有许多员工就像这个小和尚一样,整天在忙撞钟这项任务,却达不到唤醒沉迷的众生这个结果。
有个新会计,做报表的态度很认真,报表的格式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领导看了一头雾水,而且她自己对报表上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一点价值都没有。
忙碌与成效,是很多企业的“心病”:员工都尽了力,大家每天都在忙碌工作,但企业却拿不到好结果,最后销售业绩下滑,质量波动,人心浮动。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疑惑:我们这么努力,每天马不停蹄地忙碌,为什么领导还是不满意?
一旦染上了这种“忙碌病”,我们就会迷失在毫无间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理智。紧张工作疲于奔命,最终却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工作中错误百出,无法实现日事日清,这时才后悔莫及。
为什么好的决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付之东流?这是因为公司的执行力不强。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制度的建设与创新,而是贯彻与执行的力度。随处可见的“差不多”和“不到位”;无处不在的浅尝辄止和虎头蛇尾;满足于一般号召,缺乏具体指导,遇事推诿扯皮,办事不讲效率等,都是没有把计划真正执行到位的具体表现。
工作中,一边出台制度、一边破坏制度和钻制度空子的现象屡禁不止,关键就在于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严。有相当一部分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中、口头上。制度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有危害。执行是制度管理的最关键环节,制度再健全、再完善,如果不执行、不落实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很多成功人士和著名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美国医药界的翘楚,现在是世界上前五名的制药最大厂商的老板查理•华葛林,原来他只是开设一家规模很小的西药房,同样有着一般人的想法,埋怨自己的职业,对工作感到无趣。(www.xing528.com)
虽然对工作做得不是很起劲,但他曾问自己:“我能舍弃这种生涯吗?”“我能在我的职业中施展我的才能吗?”想了又想,不停地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他,终于下定决心,想到了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把工作当作有趣的游戏,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例如,有人打电话订货,他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招呼他的伙计,立刻把货品送去。
有一天,电话来了,他大声地回答说:“好,郝斯福夫人,两瓶消毒药水,四分之一磅消毒棉花,还要特别的吗?啊,今天天气真好,还有……。”
他不时地与顾客沟通,同时指挥伙计把货物取齐马上送去,而伙计经过他的训练,很快就能处理妥当,在接电话的几分钟内,物品已经送到郝斯福夫人家的门口,但他们仍继续谈话,直到她说:“门铃响了,华葛林先生,再见。”
于是,他放下电话听筒,面露喜色,因为知道货物已经送到。
事后,郝斯福夫人常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当她订货的电话尚未打完,物品就已经送来了。由于她无意中的传播,使得附近的居民都来华葛林的药房订货,并且渐渐扩展到别区的居民,最后都成为他药房中的忠实顾客。
从此以后,他从一间小小的药房,慢慢扩充为公司,然后成立了制药厂,连各地都开设了连锁店。
华葛林的成功,不在于工作的本身,而是他面对工作的态度。一个人学习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更容易学到精髓,提高工作能力,直到最后的成功。
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制度的建设与创新,而是贯彻与执行的力度。政策再好、制度再全、标准再高、要求再严,如果具体执行的人不认真、不负责、不尽心,其效果也不会好。如果我们制定一条制度,就落实一条制度;制定10条制度,就坚决执行10条制度,不松懈、不手软、不搞“下不为例”,公司里那些只知道数钞票却不知道做事的“蛀虫”就难行其道了,日事日清也就容易实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