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购物中心场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场景还未有一个公认的概念诞生,购物中心场景化概念还处于普及阶段;二是场景化水平还比较低,未来将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目前场景化逐利取向明显,我们尚不能过度夸大其对城市文化的正向作用。
9.1.2.1 场景化概念还处于普及阶段
场景概念引入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时间并不久,而与城市消费空间产生较为密切的关联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所以无论是大众还是学界对消费空间内的场景还未形成公认的概念界定。对于什么是场景,大众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场景的原初意义,即戏剧中的场景;学界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探索互联网场景的研究。即使是购物中心业内从业者对于购物中心场景化的理解也是模糊和混乱的。所以场景化现阶段还处于概念的普及阶段,对场景概念的研究也刚起步。然而随着场景化的继续发展,其对城市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愈趋明显。在这种趋势下,必须强化消费空间场景化研究,使得大众和学界对场景的认识从蒙昧状态走向普遍接受和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城市发展的变化。
9.1.2.2 场景化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www.xing528.com)
场景化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购物中心内所能植入的场景类型还非常有限,除了休闲娱乐占了绝对的份额,自然场景或公共服务类场景的类型和辐射范围都远远不足。随着场景化的进一步发展,场景类型和多样化程度将继续增加。这一背景下的购物中心有着向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的趋势,但随着场景化向更为复杂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将远远超越目前城市综合体所涵盖的功能范围。届时,购物中心将几乎囊括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所有需求。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我们的超级购物中心就是我们的先贤祠我们的阎王殿。”[48]它将所有的消费之神或消费之鬼都汇集到一处,都市生活的所有活动,都市人的工作与娱乐,所有的喜怒哀乐,冲突与和谐,所有的一切都以抽象的方式集聚于购物中心。而且,场景化的广泛性将由购物中心场景化的成功推及其他城市空间。除了购物中心以外,其他消费空间甚至是非消费空间也将出现场景化的现象。
9.1.2.3 购物中心场景化还处于以逐利为主要目的阶段
高斯认为购物中心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购物中心作为一种商业地产具有零售不动产价值和运营管理价值。过去,为了使其资产保值或增值,购物中心通过良好的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租户组合等方式,努力获得更好的市场价值。无论是在场景化出现以前还是出现之后,购物中心从来不是一个公益组织。从第二章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购物中心对场景植入的初衷是期望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以差异化的运营模式来突出重围。比如根据有关监测统计,上海一百家大型购物中心中30%的项目人气惨淡,其中10%处于濒死状态[1 3 5],而场景化的K1 1却人气不减。这正是场景化为购物中心带来的生机。在目前植入的场景中休闲娱乐文化场景占了大头,因为这类场景能获得较快的利益回报而受到购物中心的青睐。所以在场景化还处于逐利阶段的时期,场景化对公共利益的推动作用还很局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