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购物中心的研究还处于较浅的层次。较多地停留在对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念、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购物中心的管理原理、购物中心的发展策略、购物中心的设计方法等方面。从学科上来说,主要是零售管理、空间经济学与艺术设计方面。而较少从城市文化、社会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消费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直接关系。
1.5.2.1 零售研究视角
和国外研究状况一样,大部分对购物中心的研究集中于地理学与管理学研究。
在地理学领域,早在1 984年徐放[5 3]对北京市商业空间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开创了国内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先河。较早的还有宁越敏与黄胜利[54]使用聚类分析对上海的城市商圈空间结构的研究以及1 990年杨吾扬运用中心地理论对北京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进行的研究。进入千禧年后,大批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入到商业地理学研究中,运用国外的商业地理理论对我国商业发展进行分析,出现了大量集中关注CBD、区位、选址、布局等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文章,这与当时国内零售业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地理学也开启了对商业空间的人文关注。比如周尚意团队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北京商业空间的演变以及文化产业的分布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这些研究的视角较为宏观,所以较少针对单独某个类型的商业空间进行分析。然而随着购物中心的发展,地理学领域逐渐开始将购物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比如叶强在其«聚集与扩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5 5]一书中以长沙为例,对购物中心对商业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业态结构、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是城市商业空间规模与等级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
另外,龙韬和柴彦威通过考察购物中心的开发过程、内外环境及主要消费群体,分析了北京市民对商业空间的利用特征,得到了消费者人群构成、出行方式和出行目的特征,并指出郊区购物中心的出现显著地改变了附近居民的消费空间选择,而对内城居民的影响则十分微弱[5 6]。刘伟娜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利用GIS软件对西安主城区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布局优化进行了研究[5 7]。周慧以长沙为例探索了体验式购物中心与城市商业结构相互影响机制[5 8]。这些研究虽然以购物中心作独立的论题,但对购物中心的讨论仍然掩盖在商业空间的整体研究之下,购物中心的独特性并没有得到明显地体现。
在零售管理方面,国内关于购物中心研究著作较多。早在1 995年出版的«世界市场形式全书»[5 9]一书中独立一章介绍了购物中心的发展情况及管理方面的内容。目前比较全面的理论著作有杨敬玉和石盛发的«购物中心:理论与应用研究»[60],该书从经济管理的视角对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产品战略、租金管理、价值评估等问题作了系统介绍,对购物中心的投资开发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以及刘念雄的«购物中心开发、设计与管理»更偏重于购物中心的设计和建设问题,并单独一章强调购物中心与城市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对我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论述[6 1]。此外还有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编著的«购物中心管理»[62],李盈霖的«Mall实务»[6 3]、禹来的«中国式购物中心»[64]等都对购物中心的发展历史、运营管理、定位开发、招商投资等作了全面的理论介绍。
1.5.2.2 历史文化研究视角
国内对购物中心的文化研究还比较少。李永伟[6 5]、孙元欣[6 6]、高芳英[6 7]、李道增[68]、彭茜[6 9]等人在其论著中对美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史作了简要的介绍,然而这些历史介绍非常的粗糙,几乎没有一部完整的国内外购物中心历史介绍的专著。而其它文献则主要从消费文化视角来展开购物中心的文化研究。在消费文化的经典著作«消费文化读本»[43]的“购物经验”一章中,共有四篇文章对购物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对购物中心也有少量的着墨,比如«现代性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一文将购物中心的前身百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百货公司对于女性的开放性和社交意义。«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一文对购物中心的建筑特征进行了讨论。高芳英的«美国购物中心的兴盛与“大众高消费”»从消费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购物中心兴盛的原因,以及购物中心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该文对研究中国购物中心能否成为中国“大众高消费”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有启示作用[6 7]。张群从符号学视角对本地一个知名购物中心进行了解读,并认为购物中心是一个符号性空间,其通过相应的符号化机制来获得文化意义[70]。陈曦同样从符号学入手,通过对购物中心的符号构成要素、空间符号词汇以及空间符号组织规律的考察,探索了购物中心符号的编码及解码过程[7 1]。赵小瑭在其论文中指出购物空间的消费文化是消费者赖以存在的理由,它不仅是一个购物的地方,更是一种娱乐场所[7 2]。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仍处于国外消费文化研究范式的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之上。(www.xing528.com)
1.5.2.3 城市文化研究视角
国内从城市文化视角对购物中心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从城市研究视角出发的也只有寥寥几篇文献。王旭的«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73]中部分章节探讨了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认为郊区人口增长与零售业的增加是正相关关系,而购物城这一新的零售形式,反映了汽车普及的影响和郊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另外他还分析了郊区购物城与市区CBD相比的突出优势,认为购物城的发展与郊区是同步的、互为影响的,只要郊区化在发展,购物中心的兴盛会持续下去。徐洁主编的«城市繁荣与商业空间演变»[74]一书中强调了商业空间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文化传统的直接反映,并引用了大量购物中心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城市研究中,购物中心场景化理论已经开始有所萌芽。在«城市中国»78期出版了«超越城市的商场——集中式消费空间边界消弭»专刊中徐霆威发表的«反购物中心——未来商业空间趋势前瞻»一文是第一次在国内学术界将“反购物中心”的思潮和理论作介绍研究。而反购物中心思潮正是购物中心场景化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韩晶博士的«城市消费空间»跨学科地完成了消费空间的概念、原理、设计规则等全范围的理论探索,是国内少有的关于“城市消费空间”的研究。虽然该文没有单独研究购物中心,但文中提出了“城市空间类消费化”“消费活动系列化”等概念,与购物中心场景化存在密切的关联。李程骅的«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以南京为样本的社会学研究»[7 5]一书所提到的“商业新业态”也可视为购物中心场景化的先声。在这些研究中,消费空间或商业空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普遍地得到认可,而购物中心场景化研究的影子也开始在各类理论研究中显现。
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①零售地理学和零售管理学是国内外购物中心研究的主要板块;②由于购物中心诞生在美国,国外对购物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远胜于我国,而我国对国内外购物中心的历史研究还很缺乏;③在购物中心的消费文化相关研究方面仍然还处于国外研究的学术话语的统治之下;④国外已经开展了针对购物中心单一空间的城市文化研究,而国内这块研究还未真正启动。总之,无论国内外,购物中心与城市文化研究都存在很大的发掘和探索的空间,尤其是在场景化研究以各种面貌开始显现之后,更是坚定了这一研究所具有价值和意义。
【注释】
[1]类消费化空间这一概念是韩晶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城市消费空间»中所提出。
[2]媒介场景也被译为媒介情境,该理论认为媒介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来对我们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