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提出后,资金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内学者也针对我国的城镇化融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城镇化建设融资困境
范立夫(2010)指出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缺少外源资金,导致了城镇化建设中有很大的资金缺口。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为需要有多个投入点,因而,在城镇化建设上的自有资金不足,急需外源资金支持[25]。
朱鸿鸣(2011)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自有资金的紧张导致城镇化资金吃紧,同时指出现有的融资平台存在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特别是地方的投融资平台不健全[26]。
雷薇(2013)分全国和不同省份的城镇化,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地区的财政收入不同,因而在投融资的过程中,资金需求和供给表现不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融资问题较为严重[27]。
邱俊杰(2013)指出传统的、单一的财政融资路径面临融资难题。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等,可以确保地方政府融资的资金到位和资金的可持续使用[28]。
邱兆祥(2013)认为完全依靠政府出资,难以负担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应该需求多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可以通过改变金融环境、调节外部资金来源配置,解决融资困境[29]。
2.城镇化建设融资路径创新
杨志勇(2012)指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融资路径,如从商业银行需求贷款,发行市政债券、从非银行的金融组织或民间组织筹集资金[30]。
董仕军(2013)也肯定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优点以及实现的途径,认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可行的,能迅速筹集到大规模的资金[31]。
李琦(2011)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具有信用级别高、偿付有保障、流动性强的特点,因而是一个路径的选择。指出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投入的资金规模大,但是投资回报率低,因而政府债券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32]。
孙洁(2014)提出了不同于发行地方政府发行证券的方法,认为可以通过合作的融资方式对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进行筹集资金,通过借助于非金融机构的资金力量,发掘民间资本的潜力,推动地方的城镇化发展[33]。
3.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www.xing528.com)
王薇(2012)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融资模式,再提出了创新的融资模式。传统的融资模式有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性金融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入,而创新的融资模式主要有公司合作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化、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等[34]。
封北麟(2013)提出了集中新的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券融资模式,还有搭建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公司合营等[35]。
马明(2013)提出融资模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提高财政收入,进而增加财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出比重。外源融资是通过多种融资模式,从外部需求更多的资金,以弥补大量的资金缺口[36]。
徐策(2013)提出了几种创新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券,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展产业基金,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央财政支持[37]。
巴曙松(2011)指出应该实行中央财政、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央代发地方债、民间资本结合、搭配使用的融资模式[38]。
4.城镇化建设融资效率
融资效率这一概念是曾康霖教授(1993)提出的,他在文章中探讨了影响融资成本、融资效率的七个因素,并予以深入分析[39]。
宋文兵(1997)又对“融资效率”的概念做出了进一步实质性研究。他认为:“经济学中的效率融资效率可以定义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具体可分为配置效率以及交易效率。应对资本的稀缺性、将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的过程叫作配置效率,提高投资者的融资能力,使其以最低的融资成本融通资金的程度叫作交易效率”[40]。
王佩艳(2001)等人认为,政府部门的干预不恰当、金融政策僵化以及政治环境不稳定都会对关系型融资模式的效率产生影响[41]。
方洁(2004)认为信息不对称现象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有效配置,降低融资绩效。促进金融体系的有效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对于改善这种状况极其重要[42]。
李国民(2004)认为,现行制度下无法克服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储蓄增加和资本转化方面,政府融资作用比市场融资明显,总体上资本的运用效率偏低,资源的逆配置现象存在于地区间和企业间[43]。
高西有(2000)认为融资能力、融资成本是与融资效率紧密联系的。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企业的融资效率可以由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两个指标来衡量[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