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接近整个亚洲地区利用外资总额的50%。尽管近年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2016年比重仍为27.4%,仍然是亚洲外资流入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利用外资将会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外资流向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举世瞩目,也会对亚洲其他国家利用外资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国利用外资对整个亚洲投资流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5-3-3 我国利用外资占整个亚洲国家利用外资的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数据中心(http://unctad.org/en/Pages/statistics.aspx)。
1.对亚洲利用外资规模的直接增加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府不断转变自身职能,使得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进入快速增长期,带动了整个亚洲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增加,也刺激并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不断扩大开放,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等来促进本国出现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如越南、菲律宾等国,使得整个亚洲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加。尽管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处于优化调整阶段,规模上稍微有所减少,短期内会使得整个亚洲国家实际使用外商投资规模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仍然向好:一方面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成功后,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还会出现一个增长的高峰期;另一方面是其他新兴国家如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正在开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阶段,整个亚洲将成为全球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2.对亚洲利用外资质量的影响
回看整个40年,我国利用外资基本上是一个政策放开、快速增长,然后是政策调整、增速减缓的动态调整过程,是一个对外资政策逐渐透明、管理更加规范的过程,利用外资的质量逐步提升。对于整个亚洲而言,一方面,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会直接提升整个亚洲国家利用外资的质量,包括在外商进行直接投资过程中发生的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提升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会转移到中国的周边国家,并且在我国引领示范下,这些国家的开放度将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外商投资项目来替代原来老旧的生产技术等,不断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此外,由于地缘经济的缘故,同我国经济来往密切的国家也主要位于亚洲地区内,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会提升整个垂直价值链的技术含量,使得其他国家的上下游产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来满足我国产业的生产要求,再加上这些国家的扩散效应,有助于提升整个亚洲国家利用外资的质量。(www.xing528.com)
3.对亚洲利用外资来源地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利用外资的来源地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尤其是中国港澳地区。短期来看,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战略,会对我国利用外资带来一些外部压力,但是随着我国自身制度环境的提升,由政策激励转向制度吸引,对整个亚洲国家的资本来源地会产生如下影响:一方面,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还会增加,也只有这样,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才能够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地区如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会增加,这些国家出于战略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和个人偏好等原因,或将进一步加大对亚洲地区的投资转移。
4.对亚洲利用外资的区域格局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由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在整个亚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亚仍将是整个亚洲利用外资最活跃的地区,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相关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人心相通等的不断加深,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家将会成为亚洲利用外资最有潜力的地区,未来其利用外资规模也将会持续增加。
5.对亚洲利用外资方式的影响
从我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来看,直接投资在短期内仍然是主导型模式。对于亚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其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开放程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合资合作经营仍然是主要方式。但是长期来看,外商独资将是主要发展趋势。此外,股权并购在整个利用外资中的比重也将逐渐提升,但这种方式的占比仍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