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密的市场模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键

斯密的市场模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键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据此我提出一个更大的主张:斯密认为他的市场模型是理解普遍人类社会生活之形成、发展和存续的关键。该市场模型似乎同样能解决“亚当·斯密问题”:如果在斯密早期关于语言的论文中出现的市场模型也同样出现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分析过程中,那么斯密著作体系的核心部分在深层次上是统一的。

斯密的市场模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键

该“市场模型”的中心结构要素可通过以下方式在斯密的三大作品中标记出来:

1.驱动的欲望。

(1)《语言》:“相互理解”[37]的欲望。

(2)《道德情操论》:“相互同情的愉悦”[38]情感

(3)《国富论》:“每个个体提高其自身条件的自然努力”[39]。

2.发展出的法则。

(1)《语言》:诸如语法、发音、使用的法则。

(2)《道德情操论》:道德判断和规定合宜性和美德的法则。

(3)《国富论》:“公正的法则”[40],包括保护私有财产、合约协议和自愿交换的规范。

3.流通(即被交换之物)。

(1)《语言》:词、观念和愿望。

(2)《道德情操论》:个人情感和道德判断。

(3)《国富论》:产品和服务。

4.产生的“无意识秩序系统”。

(1)《语言》:语言。

(2)《道德情操论》:共享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判断。

(3)《国富论》:经济(即大范围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换网络)。

我相信体现在斯密著作中的例子——不仅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还见于《法学讲稿》和《引领和指导哲学研究的诸原理:以天文学史为例》——反映了市场模型涵盖了斯密对人类生活其他方面的理解,其中包括政府机构的发展、犯罪概念和合适惩罚、婚姻科学和科学方法,甚至是宗教教育。[41]据此我提出一个更大的主张:斯密认为他的市场模型是理解普遍人类社会生活之形成、发展和存续的关键

该市场模型似乎同样能解决“亚当·斯密问题”:如果在斯密早期关于语言的论文中出现的市场模型也同样出现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分析过程中,那么斯密著作体系的核心部分在深层次上是统一的。

[1]Oncken(1897).

[2]Rae(1895),Cannan(1896).

[3]关于重农主义者及其与斯密的关系,见Muller(1993),77—83。

[4]见Ross(1995),220—47和Rae(1895),194—260。

[5]TMS第二版在1761年出版。有一些WN的手稿片段留存,据信成稿时期在18世纪60年代初;这些片段在LJ中重印,562—86。

[6]LRBL,203.该故事在斯密的第三次修辞学讲座笔记中再次出现,日期是1762年“11月22日周一”,LRBL,9—13。

[7]见Berry(1974)。

[8]9,§18.

[9]LRBL,205.

[10]LRBL,211.

[11]WN Ⅳ.ii.9.

[12]因此斯密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与“隐藏之手”(hidden hand)并不一样,后者被用于解释像“科学进展”之类的事物。见Hul(l1988)和Way(March 2000)。(www.xing528.com)

[13]见LRBL,217。

[14]见WN Ⅲ.ⅰ.1,以及LJ,511。

[15]WNⅠ.ii.2.

[16]WNⅠ.ii.3.

[17]WNⅠ.i.10.

[18]斯密的人类社会进化四阶段概念是WN的主基调。最初在“导言和本书计划”部分引人,在bk.v,第一章尤为明显。

[19]见WN Ⅱ.ⅰ.30,Ⅱ.ⅲ.36,Ⅲ.ⅲ.12,Ⅲ.ⅳ.4,Ⅳ.ⅴ.b.43。

[20]LJ 207.

[21]见LJ,18—37和207—15。

[22]见LJ,404—41和460。

[23]见TMS Ⅱ.ⅲ.3.3—9,Ⅴ.2.12—16,Ⅶ.ⅱ.2.13—18和Ⅶ.ⅳ.34—7;见WNI.ⅶ.26—8,Ⅰ.ⅷ.13,Ⅰ.ⅹ.c.27,Ⅰ.ⅹ.c.61,Ⅱ.ⅲ.28—31,Ⅱ.ⅲ.36—42和Ⅱ.ⅴ.7;另见LJ,228—40,521—41,及附录。

[24]Winch(1978),176。

[25]Viner(1928),Robbins(1952)和Cropsey(1957)。

[26]见Winch(1978),第七章、第八章。

[27]LJ 207.

[28]LJ,228.

[29]WNⅣ.ⅸ.51.

[30]关于斯密尽管对政治总体上持怀疑态度,但仍对人类进步乐观的相关段落见WN Ⅰ.ⅹⅰ.g—h,Ⅱ.ⅲ.33—6,Ⅳ.ⅸ.50—1,Ⅴ.ⅰ.f.25,Ⅴ.ⅰ.g.38和LJ,207—34,486—7和539。关于斯密与我的观点一致之处,见Macfarlane(2000),特别是第六章;与我观点不一致之处,见Rothschild(2001),特别是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

[31]WN Ⅳ.ix.51.关于斯密对自由与公正法则的联系的看法,见LJ,275—82。

[32]见WN Ⅳ.ii.4—11。

[33]见WN Ⅱ.iii.28,Ⅱ.iii.31,Ⅱ.iii.36,Ⅱ.v.37,Ⅲ.iii.12,Ⅳ.ii.4和Ⅳ.ix.28。

[34]WNⅠ.ii.1.见WN Ⅱ.iii.36—9和LJ,351。

[35]见LJ,71—6。

[36]TMS Ⅴ.2.

[37]LRBL,203.

[38]TMSⅠ.i.2.1及各处.

[39]WN Ⅳ.v.b.43;cp.Ⅰ.ⅱ.2,Ⅱ.ⅲ.28,and Ⅱ.ⅲ.31.

[40]WN Ⅳ.v.b.43;cp.LJ,228 and 404—41.

[41]Kennedy(2008:37—48)重构并扩展了我关于斯密整个计划统一性的观点。特别是第42—3页的表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