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情操论》(TMS)第三卷中,斯密给我们抛出一个让人着迷的思想实验:一个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道德判断?如果我们直接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成长起来,那么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感?现在看来,对于斯密而言,这是一个与事实不符的思想实验,因为他认为人类总是处于社会团体中,而处于诸团体中的成员身份,甚至只是处于某个家庭或部落中的成员身份乃是人的某种天性:人们“只能生存于社会之中”,这种天性“把人塑造得适合于社会”[1]。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能够与世隔绝地成长起来,那么他将会拥有什么样的道德?斯密作出如是回答:
如果一个人有可能在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长大成人而不与任何人有所交往,那么,正如他不可能想到自己面貌的美或丑一样,他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情感与行为的合宜性或缺点、自己心灵的美或丑。[2]
他或许感觉得到什么东西在其环境中有益于或无益于他的目的——这些东西“要么让他高兴要么让他伤悲”(引文同上)——但是却感觉不到他自身行为的合宜或不合宜。为什么感觉不到?答案就潜藏在进一步的思想实验中:“把他带进社会,他立即得到了在此前缺少的镜子(mirror)”(引文同上)。这样一来,与世隔绝的人在孤独自守中所缺乏的东西就得经受他人的评判,这使得他必须去直面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斯密所说的社会的“镜子”。一旦他与其他人共处于“社会中”并因此经受他们的(有时是消极的)评价,那么他此前潜在的对情感的相互同情的渴望就被激发出来,开始发展出道德情感的渐进形成过程。
这个思想实验提供的两个关键要素表明了在斯密理论中我们的道德判断所要求的那种道德客观性:(1)道德判断乃是不断发展着的和渐次显露出来的准则的产物,而非永恒不变的或从天堂降临的准则的产物;(2)道德评判来自于和取决于人的“社交活动”和相互合作。斯密首先关注的是发展的过程。他反复地把道德情感描述为对某个消极的或积极的反馈过程的揭示,而这个反馈过程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获得了情感的相互同情。再次提及那个与世隔绝的人的时候,斯密这样写道:
把他带入社会,他的所有激情立即会引起新的激情。他将看到人们赞成什么,讨厌什么。在前一场合,他将受到鼓舞,在后一场合,他将感到沮丧。他的愿望和嫌恶,他的快乐和悲伤,现在常常会引起新的愿望和嫌恶,新的快乐和悲伤:因此,现在这些感情将使他深感兴趣,并且时常引起他最为专注的思考。[3]
斯密在这里概括了所有人通常都会经历的那个过程,即人们从对道德合宜感毫无感觉的婴儿慢慢转变为对道德合宜感有了复杂且细微的感觉的成年人。在这里所描述的那个进程中的这一刻——那个与世隔绝的人“被带入社会”这一刻——恰好就是斯密在其他地方通常描述为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那一刻,即他们第一次与自己的伙伴玩耍并因此进入了“自我控制的大学校”的时刻[4]。[5]
从被他人评价这种最初的经验开始的情感和行为的相互调解迟早会促成“行为的习惯和习俗”的进一步发展,并由此产生出“道德的一般准则”。(www.xing528.com)
正是这样,形成了一般的道德准则。它们最终建立在我们在各个场合凭借是非之心和对事物的优点和合宜性所具有的自然感觉而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的经验之上……一般准则……是根据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的某种行为或在某种情况下作出的行为,是为人们所赞同或反对而形成的。[6]
要注意被反复强调的经验这个表述。斯密认为,除了依靠自己(和其他人)在他人那里所实际获得的赞成或反对的经验之外,没有其他途径能让一个人形成道德判断。这种对于过去经验的必然依赖也不会限制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它得出了公正的旁观者的看法,我们同时也用它来评价自己。在评价自身行为之际,我们就此进入某种道德的三角形态(moral triangulation)中。当我们的行为以某种方式指向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必得予以考虑的看法不是两个,而是三个:
我们必须既不从自己所处的地位也不从他(也就是我们的行为指向的对象)所处的地位来看待(我们的情感),而是从第三者所处的地位和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情感)。这个第三者同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他在我们之间没有偏向地作出判断。[7]
就斯密的观点看,我们在实践中如何才能达成这样一种三角形态?还得再次诉诸过去的经验,“习惯和经验教会我们如此轻松且快捷地做到这一点,以至于我们竟然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然做到了这一点”(引文同上)。如此说来,斯密的讨论中没有标准的存身余地:显然是有的。他只是说,诸标准来源于“习惯和经验”,而不是来源于对第一原理的领会,这些标准以讲求实用的方式指向人们的现实目的和经验。
但是,这些标准是正确的吗?除了它们看起来在历史上的某些地方被认可之外,还有哪些理由认为我们应当遵守它们、信赖它们或者赞同它们?斯密的道德标准是公正的旁观者,但是,如果这个想象出来的人仰赖于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偶然达成的一致这样一种过去的偶然经验,那么这个视角岂不是只属于那个生活于某时某地的生物吗?如此这般的道德标准还有客观性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