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 and Brown(1968)首次从信息观的角度验证了会计盈余与股价之间存在着关联。Beaver(1968)首次提出了会计盈余与股价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当期盈余为未来盈余的预测提供信息,未来盈余为未来股利的预测提供信息,未来股利决定当前股票价格。上述理论为随后会计信息含量及业绩预告信息含量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Jaggiand Bikki(1978)实证研究发现,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投资者能够正确理解和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导致业绩预告公告日前后的股票价格有明显的波动。Coller and Yohn(1997)研究认为,业绩预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具有信息含量。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薛爽(2001)研究发现,预亏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在研究窗口内股价平均下降了5.98%。洪剑峭和皮建屏(2002)研究表明,业绩预警具有提前释放风险、降低股价波动的积极作用。蒋义宏等(2003)研究发现,业绩预告公告期间的超额收益率显著,并且不同的业绩预告类型引起的股价反应不同,得出了业绩预告具有显著信息含量的结论。宋云玲和罗玫(2010)研究认为,业绩预告有助于资本市场纠正错误定价,也即是说资本市场认为业绩预告是可信的。
上述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基本相同: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引起明显的市场反应。那么,进一步讲,基于上述理论,业绩预告行为(信息质量和行为特征)的市场反应又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业绩预告的信息质量方面,Baginski,Conrad and Hassell(1993)实证检验了开区间、闭区间和点值三种披露方式的市场反应,发现披露的精确性越高,股价的波动越大。Pownall,Wasley and Waymire(1993)研究也证实,资本市场对精确性高的预告信息的反应强度更大。Skinner(1994)认为,定量预告信息与定性预告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杨德明和林斌(2006)研究表明,年度业绩预告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更加强烈,不同属性的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不同。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业绩预告的信息质量(包括形式上的精确性和实质上的准确性)越高,市场反应越强烈。在业绩预告的行为特征(及时性)方面,Baginskiand Hassell(1990)研究显示,与其他期间相比,第四季度的业绩预告信息含量较少,引起的市场反应较弱。罗玫和宋云玲(2012)认为,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发布业绩预告,可能会因为经营状况的不稳定而偏离实际,因此,资本市场更相信在会计年度结束后发布的业绩预告。由此可见,业绩预告公告日越早,及时性越强,而市场反应越弱。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我们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引起明显的市场反应,又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三个假设:
研究假设H1a:业绩预告形式上的精确性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市场反应愈强烈。
研究假设H1b:业绩预告实质上的准确性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市场反应愈强烈。
研究假设H1c: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增强,市场反应减弱。(www.xing528.com)
利益趋同假说(Jensen&Meckling,1976)认为,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高管利益与股东利益会趋于一致,高管行为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就会减轻,委托代理问题将会得以缓解,该理论为随后的高管股权激励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高敬忠和周晓苏(2013)研究发现,随着高管持股比例和持股价值的提高,其选择披露方式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也随之提高,并更趋于稳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自愿性披露中的代理问题。马连福等(2013)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提高业绩预告的收益型特征(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质量,但是会降低成本型特征(具体性)的质量。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尽管存在着差异,但其基本结论一致: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具有激励效应,能够促进业绩预告信息质量提高,及时性增强。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并结合业绩预告行为的市场反应,我们以高管持股作为股权激励的替代变量,提出如下第二个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H2a:股权激励条件下,业绩预告形式上的精确性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市场反应愈强烈。
研究假设H2b:股权激励条件下,业绩预告实质上的准确性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市场反应愈强烈。
研究假设H2c:股权激励条件下,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增强,市场反应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