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止企业产权家族化,确保员工和企业命运联结

防止企业产权家族化,确保员工和企业命运联结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在实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出现产权家族化的倾向,股权过于向企业创始人及其家族集中,以至他们完全控制股权。这些事例都在警示我们,在企业的发展中,一定要防止产权家族化。我说,我的股份是多少,你们是意料不到的,但有一个道理可以向你们公开,这就是“钱散人聚、钱聚人散”。员工的命运和企业联成一体,才能万众一心、风雨同舟,这叫作“钱散人聚”。

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在实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出现产权家族化的倾向,股权过于向企业创始人及其家族集中,以至他们完全控制股权。这种集中有权力因素的作用,并将其中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部分合法化。实行股份制过程中产生的不公在以后的执行中往往继续扩大,增加新的更大的不公,并带来严重后果。诸如,对于社会多元化资本的拒绝,对外来人才资源的排斥,以及家族成员作为利益主体因机制不健全导致的产权纠纷造成企业分裂,等等。这些事例都在警示我们,在企业的发展中,一定要防止产权家族化。我们在实践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创始人占有股份要适当。去年我去香港谈业务,许多香港客商要我说出自己到底占有多少股份。他们认为,我的股份占得大,企业才靠得住,他们才信得过。我说,我的股份是多少,你们是意料不到的,但有一个道理可以向你们公开,这就是“钱散人聚、钱聚人散”。我白手起家办企业,现在企业办得这么大,我要60%、70%的股份,都是可以得到的。但是,股份都归我,别人都来为我“打工”,谁会诚心诚意为企业出力?如果有报酬更高的企业招聘他,他就会离我而去,这就是“钱聚人散”。我认为,企业的财富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利益应为大家共享。员工的命运和企业联成一体,才能万众一心、风雨同舟,这叫作“钱散人聚”。

理论界有一种说法,似乎企业主要经营者只有持大股,才能激励他全力以赴搞好企业。我想这会有误导。我之所以一年到头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并非因我股份多,而是社会责任感在鞭策着我。办企业是为社会做贡献,还是为自己赚大钱,这应是企业创业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www.xing528.com)

第二,股权的占有要明晰,要用股权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1994年,舜宇作为宁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依据员工工龄长短、岗位职责、贡献大小对产权进行量化和配股,1993年年底以前进入企业的300多名员工都获得一定的股权,去年又把股份全部落实到403名自然人。由于骨干员工都是企业的股东,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身兼双重身份,不仅表现了高度的责任心,而且经营者与骨干员工队伍非常稳定。

第三,用股份和股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引进大量的智力资本。我们在公司股份制改造和增资扩股时,在股权分配上向智力型人才倾斜。公司还准备在以后的增资扩股中,向智力型人才实施期股、期权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