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是指企业建立和设计会计控制系统并且实施时,应当遵循并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制定必须以会计控制的目标为依据,并要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同时,原则的制定要有助于切实指导会计控制的方法,成为会计控制系统顺利运行、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即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等。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是指企业建立和设计会计控制系统并且实施时,应当遵循并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制定必须以会计控制的目标为依据,并要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同时,原则的制定要有助于切实指导会计控制的方法,成为会计控制系统顺利运行、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从会计控制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来分析,会计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单位内部实际情况。

2.广泛性约束原则

广泛约束性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单位内部每一位成员都有效,都必须无条件地被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游离于它之外、凌驾于它之上。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实施,上至单位负责人,下至普通职工,都必须人人遵守。单位管理层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好头,以身作则,大力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实际行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人人、事事、时时都能遵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否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即使制订得再合法、再完美,也只是一纸空文,发挥不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3.全面性原则

会计控制是对企业内部一切与会计相关活动的全面考核控制,并非对会计工作质量的局部性控制,因此不能“就会计论会计”,否则就会影响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在设计会计控制系统时应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实施全面控制。

4.重要性原则

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较大、影响范围较广、对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控制点上,抓住了关键点,就等于抓住了全局,因此,重要性原则就是要选择关键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

5.内部牵制原则

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从纵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上下两级,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上级受下级的牵制,各有顾忌,不敢随意妄为;从横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两个互不相隶属的部门或岗位,使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部门工作或记录的牵制,借以相互制约。

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应当保证凡涉及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岗位设置及职权划分事项,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6.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单位建立和实施会计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应超过因此而获得的收益,即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当局在设计会计控制时,要有选择地控制,并要努力降低因控制所引起的各种耗费。

7.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

任何企业的会计控制都是针对企业所处的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和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设计的,其作用很可能因环境的变化和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因此,必须对现行会计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或存在的缺陷及不再适用的规章制度、措施、方法等进行修正、完善,以确保其有效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1.货币资金控制

货币资金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自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货币资金的控制,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企业应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因销售等应收入的货币资金及时足额回收,并得以正确地记录和反映;所有货币资金的支出均能按照经批准的用途进行,并及时正确地予以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记录报告准确,并得以恰当保管;正确预测单位正常经营所需的现金收支额,确保有充足又不过剩的现金余额。

2.采购与付款控制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

3.销售与收款控制

单位应当在制定商品或劳务等的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4.工程项目控制

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5.对外投资控制

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6.成本费用控制

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7.担保控制

单位应当加强对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方法即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等。内部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和不同的控制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方法,即使同样的经济业务,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此外,对同一经济业务或控制内容,也可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控制方法。

《内部控制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提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或舞弊行为的职务。换言之,对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如物资采购业务,批准进行采购与直接办理采购即属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这两个职务由一个人担当,即出现该员工既有权决定采购什么,采购多少,又可以决定采购价格、采购时间等,没有其他岗位或人员的监督、制约,就容易发生舞弊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假设。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要求公司、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授权批准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指授权批准处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这些规定在管理部门中采用文件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规定一般交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对该项交易的责任关系;特别授权指授权处理非常规性交易事件,比如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如审批权限。特别授权也可以用于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

3.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公司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2)会计业务处理流程;(3)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规定合理的传递流程;(4)账簿格式、登记规则和程序,账簿体系和钩稽关系;(5)报表格式、体系、钩稽关系,编报要求和方法、结账规则和程序;(6)会计科目体系及核算内容的说明;(7)成本计算方法及核算程序。

4.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又称之为全面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求公司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判,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5.财产保全控制

这种方法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财产保全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定期盘点控制、妥善保管会计记录和保险:

接近控制主要是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接近控制包括限制对资产本身的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

定期盘点是指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

妥善保管会计记录首先要限制接近会计记录的人员,其次应妥善保存,减少被盗、被毁的机会,再次对重要记录要备份。

保险指通过财产保险减少损失。

6.风险控制

要求公司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7.内部报告拉制

要求公司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电子信息控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工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二是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具体讲既要加强对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