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果:物流通关更快速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果:物流通关更快速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以提高通关速度。据测算,目前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海关注册企业已达1.25万家,物流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左右,构成了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重要的企业主体。另外,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龙头带动作用明显。

上海是“一带一路”的交界点,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两年多来,已经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以提高通关速度。例如,海关推出的“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23项监管服务创新举措,检验检疫推出的“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23项改革措施,海事部门推出的船舶安全作业监管、高效率船舶登记流程等15项新制度。据测算,目前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通关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效果最显著的先行先试政策,为物流企业节约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加快了互联互通,为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创造了基础条件。通关便利化政策的深化创新和推广复制,将有助于改善我国通关整体环境,促进国际物流大发展,为国际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除了通关便利化,上海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育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以破除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和“玻璃门”。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海关注册企业已达1.25万家,物流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左右,构成了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重要的企业主体。服务贸易整体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以港航企业为代表的物流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运输、分拨、仓储、物流、快递、供应链等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局面,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整体竞争实力。

另外,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龙头带动作用明显。自贸试验区通过加大功能创新和产业联动,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重构,促进了上海国际物流枢纽和贸易中心的形成。(www.xing528.com)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显然,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离不开跨境物流的支撑与保障。目前,中外运、中远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跟随中国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物流工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工程物流世界纪录。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已突破3万亿元,2014年4.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推开,跨境电商平台陆续搭建,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不断创新。此外,以自贸试验区为窗口和桥梁,海外仓、境外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蓬勃发展,不仅可以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紧跟国际消费动态,而且可以形成服务网络,降低物流成本,为跨境电商增添了发展新动力。

从国际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着力点是区域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网络布局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要把区域经济连接起来,物流节点尤为重要。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以国际物流为抓手,构建区域物流大通道和节点网络,促进区域内产业承接与转移和商贸交流与繁荣,推动区域内形成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格局,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和主导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