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我国北方主要的绿化树种是槐柳柏。柳枝条柔韧、浓密、狭长,水旱皆宜,姿态可爱;柏木质坚硬,树形挺拔,不畏霜雪,经冬不凋;槐树干高大,枝叶茂密,树形秀美,可造车辆、船舶、器具。三种树都既富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故被人们选作绿化树和行道树。其中,槐性喜温和,怕湿热,在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中生长特旺,适宜北方的气候土壤条件,另外,它高大茂密,在荫蔽行人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王毂《暑日题道边树》:“火轮迸焰烧长空,浮埃扑面愁朦朦。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清风留我移时住,满地浓阴懒前去。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边树。”形象地写出了槐的这一特性。有此优点,故我国北方地区自周秦汉魏以来就广泛种植。秦汉时期,人们就经常植“槐以荫途”。苻坚都关中,“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周废帝时,天下诸州驿路皆种槐作为路标以代土堆。
人们选择槐柳柏作为道路绿化树种,不仅在于它实用、美观,而且是由于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意义。柳条垂拂,姿态澹雅,象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常栽种在人们分手话别的都城郊外,所以长安东郊的长乐驿、灞桥驿一带,以及洛阳、汴州东西门外以柳最多。柏树苍翠劲直,不畏严寒,象征着生命的常青不老,也象征着君子的美好节操,故常用作陵树、墓树,另外它还是寺院绿化常用树种,两京道上柏树集中在华山、岳庙一带,就与此相关。(www.xing528.com)
两京道上的官槐还与唐五代苦心功名的落魄文人建立了十分亲近的联系,往来于两京道上的举子与它打交道最多,每年槐花开放之际,就是他们开始忙举业之时,因而有“槐花黄,举子忙”之说。这些文人对槐特别敏感,他们出关下第、西游京师最常见、最怕见的都是槐而不是柳。郑谷《槐花》:“毵毵金蕊扑晴空,举子魂惊落照中。”韦庄《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罗邺《入关》:“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都形象地表达了这层意思。这些官槐一次次目睹了他们的西上东还,见证了他们的成功失败,因此见到槐会产生无穷的焦虑与隐忧,以及难以名状的苦涩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