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题壁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寺观、馆驿、官舍,凡人迹所穷,都有留题。这样的形势使得宋代文人养成了阅读题壁的习惯。他们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自己的旧题。王安石《松间》:“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陆游《客怀》:“道左忽逢曾宿驿,壁间闲看旧留题。”二是亲故的旧题。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郭祥正《雍丘驿作》:“驿舍萧然无与语,远墙闲觅故人题。”刘克庄《馆驿题诗见方云台题壁》:“不论驿亭僧寺里,有山水处有君诗。”都说自己平时行役在途,比较留意他人的题壁旧作。
欣赏与创作总是互相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过程中产生感触,有了创作冲动,必然会有人题壁。这些题驿诗的创作形态有两种:一类是一次性的题写,即没有续作或和作的题壁,这类作品比较简单、直接;一类是前后相继的题写,情况较为复杂。根据续写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重经旧地读到自己的旧题而续有新作,如黄公度《题须江驿诗后》:“归来已负百花期,闲拂尘埃看旧诗。极目平芜二千里,乡心惟有杜鹃知。”写自己在此驿中拂去尘埃,重读旧题,感慨系之。这首和诗还只是率意为之,并不受原作韵部的约束,另一些作者和旧作,则还要用原韵,这也是一种宋诗风气,如汪藻《余去年寄前诗今再过其地而彦征已卒用前韵书驿壁》、李曾伯《至清湘驿和己酉壁间韵》、程公许《宿驿亭和前韵末句属可道》。因是和韵,三首续作和旧题的体裁、韵部都相同。二是续别人的旧题,如宋祁《次望喜驿始见嘉陵江得予友天章张文裕西使日咏嘉陵江诗刻于馆壁有感别之叹予因戏答二章他日见文裕以为一笑》、陆游《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诗》、李新《题望喜驿黄夷仲诗后》,所和都是本朝前贤的驿壁题诗。也有追和前朝的,如陆游《绵州魏成县驿有罗江东诗云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戏用其韵》便是对绵州驿中罗隐题诗的追和。
题写方式上多数都是直题上壁,凡题为“书驿壁”之作,如陆游《题驿壁》《书驿壁》、汪藻《书宁川驿壁》等,都属此类。少数诗作系委托别人题写上壁,称为“寄题”,如希昼《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创作方式上,可分为唱和体与非唱和体两大类型,而以唱和体较有时代特征。比较多见的唱和体馆驿题壁诗是次韵,或次己作,或次他作,其中尤以次他作为常见,如王之道《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喻良能《题绣川驿揖秀亭次张明府韵》、邹浩《穰东驿壁间有诗因次其韵》《林堠驿壁间有诗因用其韵》等。(www.xing528.com)
题壁诗在作者署名和发表方式上不同一般的特点之一是不具名氏,具体原因则因人而异。有的是因为诗作内容语涉讥讽,攻击当政,为全身避祸而故意匿去真实姓名。屡见于宋代馆驿中出无名氏之手的政治讽刺诗,就是这样一类作品。《侯鲭录》卷二:“绍圣中,有人过临江军驿舍,题二诗,不书姓名。时贬东坡,毁上清宫碑,令蔡京别撰。诗云:‘李白当年谪夜郎,中原不复汉文章。纳官赎罪何人在?壮士悲歌泪两行。’又云:‘晋公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有的则是本人无意留名而隐去真名。《庚溪诗话》卷下:“所至驿舍旅邸,留题壁间,亦多有可取者。见李仲南丙言,临安旅邸壁间一绝云……建州崇安分水驿壁一绝云……镇江丹阳玉乳泉壁间一绝云……三诗皆可喜,然皆不著名氏也。”匿名发表的方式带来了作者的不确定性,歧异的说法由此而生,如前引《侯鲭录》中讽刺诗,或云张文潜作,或云江邻几作,《梁溪漫志》卷四又云绍圣中得于沿流馆,乃苏轼自作,“寓意储祥之事,特避祸,故托以得之”。
馆驿题壁的体裁样式多为七绝或五绝,宋人笔记小说野史文集地志中的大量记载都可证实此点,无须多举例。也有少量别的体式,如黄公度《题大盈驿壁》“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峦。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系六言诗,还有四言的韵文,兹不一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