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需求物料是指物品的需求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量的传递关系。这类库存物料的控制主要是确定订货点、订货量、订货周期等。独立需求物料的库存控制模型有:库存ABC 管理法、定量库存控制模型和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7.2.1 库存ABC 管理法
ABC 库存管理原理
1.概述
ABC 管理法的基本原理是对企业库存(物料、在制品、产成品)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其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 类)和次要的多数(B 类和C 类),并对关键的少数进行重点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ABC 管理法进行库存控制,采用的是“补充库存”的控制模式。通过对内部库存规模的适当控制,来保证外界的随机需求。所以,ABC 管理法所针对的是独立需求型库存项目。
2.基本原则
运用ABC 管理法可以识别企业总成本影响最大的产品和项目,确保管理人员将精力放在有极大节约潜力的物品上。对ABC 管理进行分类,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内容,见表7-2。
表7-2 ABC 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内容
3.管理步骤
ABC 分析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通常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数据。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如分析产品成本,则应收集产品成本因素、产品成本构成等方面的数据。
(2)处理数据。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计算和汇总。
(3)制ABC 分析表。ABC 分析表栏目构成:第一栏为物品名称;第二栏为品种,即每一种物品皆为一个品目数,品目数累计实际就是序号;第三栏为累计品种百分数,即累计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百分比;第四栏为物品单价;第五栏为销售量;第六栏是第四栏单价乘以第五栏销售量,为各种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即销售额;第七栏为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即销售累计;第八栏为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第九栏为分类结果,见表7-3。
表7-3 ABC 分析表
(4)根据ABC 分析表确定分类。按ABC 分析表,观察第三栏累计品目百分数和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 ~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 ~80%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 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 ~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 ~30%的物品,确定为B 类;其余为C 类,C 类情况正和A 类相反,其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 ~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 ~15%。
4.库存控制方式
(1)A 类物料的控制方式。A 类物料是库存控制的重点,具有品种较少、价格较高的特点,并且多为生产(经营)关键、常用物料。对A 类物料一般采用连续控制方式,随时检查库存情况,一旦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货点),就要及时订货,每次订货量以补充目标库存水平为限,同时也减少存货积压,也就是减少其昂贵的存储费用和大量的资金占用。
(2)B 类物料的控制方式。对B 类物料存货的控制,要事先为每个项目计算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同时也要设置永续盘存卡片来反映库存动态,以节省存储和管理成本。
(3)C 类物料的控制方式。对于C 类物料存货的控制,由于它们为数众多,而且单价又很低,存货成本也较低,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
7.2.2 定量库存控制模型
定量库存控制模型控制库存物品的数量,是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量(订购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订货批量EOQ 为标准)进行补充的一种采购方法。
1.定量订货法的原理
企业认为,库存货物消耗到订货点时,便采取订货策略并发出订货单,经过到货时间延续,库存货物量又陡然上升,循环往复,促使生产或经营连续不断。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计算出订货点时的库存量和订购批量,对某种商品来说,当订货点和订购量确定后,就可以利用永续盘点法实现库存的自动控制。
因此,当库存量达到订购点时即为该货物的采购时机,而采购批量为经济采购批量。定量订货法是通过“订货点”和“经济订货量”两个量来控制库存量大小的。其特点是订货点不变,订购批量不变,而订货间隔期不定,如图7-1所示。
图7-1 订购点订购
2.订货点的确定
对于某种物料或产品,由于生产或销售的原因而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的点时,即开始发出采购单(订货单)来补充库存,直至库存量降低到安全库存时,发出的订货单所订购的物料刚好到达仓库,补充了前一时期的消耗,这一订货的数值点,称为订货点。订货点太高,资金占用高;订货点太低,资金占用低,但可能会造成缺货。因此,合适的订货点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订货提前期,是指从订货单发出到收到所订货物的这一段时间。订货提前期的长短取决于采购员前往和办理订货手续的时间、供方备货时间和办理运输计划与托运时间、承运单位装车、运输时间和卸货、转运、验收入库所需时间的总和。
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设置安全库存,订货点为
但企业经济活动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性,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安全库存,订货点为
【应用实例7-1】
某商品平均日销售量为30 件,备运时间为10 天,保险储备量为150 件,求订货点。
分析:
订货点=30 ×10 +150=450(件)
3.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1)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
当年库存总成本最小时,最经济的订货批量为(www.xing528.com)
式中,EOQ 为经济订购批量;D 为某商品的年需求量;K 为每次订货的订购成本(元/次);P 为单位商品的购入成本(元/单位);C 为单位储存成本(存储费用为常数),C=PF 为单位商品的购入成本×成本系数(存储费用与单位价格成比例)。
【应用实例7-2】
某商品以每件50 元购入,订购成本为每次8 元,该商品的年需求量是3 000 件,库存成本为价格的10%,订购周期为3 天,求该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全年工作日按250日计算)。
分析:
经济订货批量=98(件)
订货点B=D÷年工作日×L=(3 000 ÷250)×3=36(件)
(2)有安全库存的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安全库存也叫保险库存,它作为缓冲器用来预防由于自然界或环境的随机干扰而造成的缺货。它用来补偿在补充供应前,实际需求量超过预期需求量或采购时间超过预期前置时间而产生的需求。安全库存会降低缺货成本但也会增加库存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与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相同,即
(3)有价格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诱发更大的购买行为,供应商往往在订购数量大于某个最小数值时提供价格优惠。如果订货量大于供应商规定的折扣限量,购货厂家自然会愿意接受优惠的价格,但是当订货量小于这一限量时,购买厂家是否接受这一价格优惠就要分析。因为购货厂家争取数量折扣时,一方面可以使库存的单位成本下降,订货费用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缺货损失减小,抵御涨价的能力增强,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库存量增大,库存管理费也可能因此上升,流动资金的周转减慢,库存货物可能老化、陈旧。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订货后是否有净收益,若接受折扣所产生的总费用小于EOQ 所产生的总费用,就应该增加订货而接受价格折扣。否则,不接受供应商的价格折扣数量。
通常采用以下步骤确定最佳订货批量:
1)按不同价格分别计算经济批量,并确定该经济批量是否有效。
2)计算以每一有效经济批量订货的年库存总成本。
3)比较以上计算出来的各项年库存总成本,选取总成本最小的订货量为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应用实例7-3】
某企业生产产品,每年需采购零件20 000 只,每次订购成本100 元,购买单价为30元,为促销,一次购买520 只以上,可享受价格折扣10%;若一次购买800 只以上,享受折扣20%;其中单位储存成本为价格的50%,求企业的最佳订货批量。
分析:
(1)
(2)
(3)所以最佳订货批量为800 只。
4.定量订货法的应用范围
定量订货法事先确定了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一般适用于单价比较低,不便于少量订货的产品,如螺栓、螺母等;需求预测比较困难的维修材料;品种数量繁多、库房管理事务量大的物品;消费量计算复杂、通用性强、需求量比较稳定的产品。
7.2.3 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企业由于受到生产、经营目标或市场因素的影响,往往事先确定订货时间,这样在一个生产或经营周期内基本确定订货数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订货间隔期,定期订货法随之产生。所谓定期订货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量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
1.定期订货法的原理
库存货物耗用至某一预先指定的订货时间(不发生任何缺货损失,保证生产或经营的连续性),便开始订货并发出订货单,直至进货。待到下一期订货时间,循环往复,始终保持订货间隔期不变,而每次订货数量是变化的。其决策思路是事先依据对物料需求量的预测,确定一个比较恰当的最高安全库存量,在每个周期将要结束时,对库存进行盘点后决定订购量。因此,定期订货法以固定的订货间隔时间和最高库存量为基础,以每次实际盘点的库存量与预定的最高库存量之差为订货量。其特点是订货间隔期不变,订购物资量不定。
2.定期订货法的计算公式
用定期订货法订货,关键是要确定订货间隔期、最高安全库存和每次订货量。
3.定期订货法的应用范围
定期订货法不必严格跟踪库存水平,减少了库存登记费用和盘点次数。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可以大批量购买,也不必关心日常的库存量,只要定期补充库存就可以了。因此,定期订货方式适用于零售、销售量不稳定或品种数量多的商品。比如食品店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有些食品每天进货,有些每周进一次,另一些可能每月才进货一次。
7.2.4 对订货点技术的评价
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60年代,订货点技术一直作为一种唯一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体系。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一直到现在还仍然有生命力,特别适合用于“用户未来需求量连续且均匀稳定”的情况,甚至在后来发展起来的MRP 技术中,也还借鉴应用了订货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
1.订货点的优点
它是至今能对独立需求物资进行资源配置的唯一方法;在应用未来需求不确定的独立需求物资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经济有效的资源配置;订货点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订货点技术特别适合于客户未来需求连续且均匀稳定的情况。
2.订货点的缺点
(1)库存量太高,库存风险大。
(2)订货点技术不适用于相关需求,即在它满足某个用户的需求时,不考虑它和别的需求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内部生产各环节、各工序间的需求物料的配置供应,一般不能直接用订货点技术来完整地实现。
【应用实例7-4】
假设预测出未来的平均周需求量为6 个单位,订货提前期为1 周,算出的订货点为10,订货批量为35。而实际发生的需求量见表7-4:第1 周订货进货35,用去20,还剩15,第2、3、4 周不需要,所以第1 周剩下的15 要存放3 周,到第5 周却需要20,产生缺货量5,这一周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以下,要发出订货,订35,到第6 周货物到达。这订进的35 单位货物,又要空存放到第9 周,第10 周才有需求。可见这种不均匀的需求,既造成了积压,又造成了缺货,这是最不利的情况。
表7-4 实际发生的需求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