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却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相比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列强,经济、技术已经逐渐落后。当时中国生产的大量手工业品,如丝绸、瓷器、茶叶在欧洲很畅销,甚至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西方列强为了转变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动用了毒品。由于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始进入了“近代”。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进入中国内地,也带来了西方的近代交通工具,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都市的交通方式。
1.自行车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法国,它没有中轴和脚蹬,骑车人和行走一样,借助脚蹬地的反作用力,使车轮向前滚动。结构虽然原始,但传入中国后仍产生巨大影响,1868年11月24日的《上海新报》是现今能见到的记载中国自行车的最早的史料:
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想见者多矣。询之外国人,据云,外国地方马路平坦之极,有一人乘此车与马赛之,经六点钟时候,行一百三十五里之遥,车迟到半点钟功夫。因有逆风,所以后到,若非逆风,力过于马也。又闻外国水陆军营新报云,现在兵丁欲与官兵商量,皆作此车以代行路之力而养其兵之锐,且免被俘行囊器械之劳,到战场,车弃一旁,兵又养息之力,易于前进,诚良法也。即中国行长路,客商尽可购而用之,无不便当矣。
此则报道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上海市出现自行车的情况,以当时的中国人视角观之,对“自行车”这一舶来新物确实有新奇的感受。并且首先将这一新工具和传统工具马匹进行速度比较:经过六个小时的比赛,共行程一百三十五里,自行车比马匹迟到半个小时时间,而原因是自行车遭遇逆风,若非逆风,则速度与马匹不相上下,可见这一新式交通工具的速度。
此后,自行车经过不断改良,三十年后,1898年4月1日的《申报》以《脚踏车将来必盛行说》为题做了头版社论:
若夫不劳膏秣,不损赀财而又能捷若风霆卷舒甚便者,则惟西人所行之脚踏车。查脚踏车之制,不知起自何时,近数年来,沪上寓居西人多喜习此。每日黄浦滩一带,此往彼来如梭织,得心应手,驰骤自如。然此旨苟非练习纯熟,则乘坐未稳倾跌随之。西人之所以能从心不踰者,亦系自幼相习,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顾或者曰:西人于游戏之事,每有深意寓乎其间。今脚踏车不过借以娱畅心神,□观耳目,地若平坦,或可任意游行,倘至高下不平之处,未免既有阻碍,亦何必专心习此。而脚踏车之来,且日盛一日哉,则谨应之曰,是盖未知,脚踏车为用之广也。
这篇社论赞美西洋的脚踏车(自行车)迅速便捷。在上海的西方人多喜欢骑自行车,每天在黄浦滩一带,有很多人骑,穿梭如织,并且预言脚踏车此后会有大用处。今天,中国已成为“自行车王国”,确见《申报》预言准确。
自行车的影响不仅在大城市上海,甚至在北京的皇宫中都可见其身影,且意味深长。在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就有艺术呈现。《末代皇帝》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讲述了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作为“天子”,身处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也无法置身事外,只能与之浮沉。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可以看成是代表中国古代的正统和传统,由溥仪的老师庄士敦所带来的自行车,可以看成是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二者在紫禁城中碰面了,由庄士敦教溥仪学习骑自行车,也代表着西方文明的东渐。
图112 电影《末代皇帝》剧照
然而,电影毕竟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在历史上,并非是庄士敦送给了溥仪自行车,而是另有其人。但不论怎样,自行车给了溥仪童年的快乐。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记载,溥仪竟“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可见这位中国的皇帝对自行车的喜爱。
2.汽车
图113 奥兹莫比尔牌汽车(一)
图114 奥兹莫比尔牌汽车(二)
问世于1886年的汽车于1901年悄然进入上海,当时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携入两辆形似马车的小汽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史(1901—1990)》记载:这两辆汽车都是美国福特公司所产的奥兹莫比尔牌汽车,车身外形类似当时的敞篷马车。一辆为凉篷式车顶,另一辆装有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单人驾驶,后排为双人座席,车前无挡风玻璃,车轮为木制轮辐,外装实心橡胶轮胎,没有电照号和信号装置。已采用转向盘、转向节和转向梯形结构,装有煤油风灯和手揿喇叭。[1]
当时李恩时将车开到大街上时,引起很大的轰动,汽车发动起来,跑得很快,在路人眼中就像飞一样。
此后,陆续有西方国家的领事、租界官员、外商豪富、西医等人,从欧美运入汽车自用。至1907年底,公共租界汽车发照数增至111辆。其时,全国除上海外,较早拥有汽车的北京、汉口、青岛等城市,仅有汽车数辆。至1913年,上海年汽车进口数已突破100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汽车保有量增至500辆左右。外侨中的上层人士普遍以汽车取代传统的私人马车,有些中国的地方军政显要、商界名流开始使用轿车。北京的清廷官员和汉口的洋行买办也来沪购车。至1917年,上海外商汽车洋行增至8家,年进口汽车365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汽车保有量增至1300辆,其中私人轿车985辆,华人拥有轿车者尚属少数。1908—1917年,国内又有天津、大连、南通等10多个城市开始拥有汽车。[2]
除了私人使用以外,汽车也开始出现在公共领域。1911年,美国平治门洋行和美汽车公司,率先在上海增设汽车出租部,投入一批5座、7座的轿车,配以华籍司机,供人租乘。租界当局在外滩等地划定停车处供出租汽车停放候客。至1913年,公共租界已有4家外商汽车洋行设立出租部,共有出租汽车43辆。[3]
1908年3月5日,上海英租界英商电车通车营业,同年5月6日法租界法商电车公司有轨电车投入运行。1913年3月11日由中国人经营的华商电车公司第一条电车线正式通车营业。1913年上海人口超过50万,英、法租界和华界拥有有轨电车105辆,运行线路遍及租界、城市近郊。
图115 行驶在上海大名路上的有轨电车
图116 行驶在上海外滩的有轨电车
1914年11月15日,由英商电车公司开办的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这条无轨电车线路南起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全程仅两站。1912至1917年,上海市区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电车线路网。1927年末,上海共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线路24条。其中英商电车公司10条,华商电车公司3条,英、法商联运线7条,法、华商联运线1条,拥有有轨和无轨电车413辆(其中挂车122辆)。日均运送达48.6万人次,为上海市100万居民的乘车提供方便。1922年8月13日华商公利汽车公司开辟上海第一条由静安寺始发经白利南路(今长宁路)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之间的公共汽车线路。[4]公共领域的汽车,有轨、无轨电车可以说为近代上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117 上海市南京路街景,有自行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3.火车
1764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纽可曼蒸汽机”,西方各国进入工业革命。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决心把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他在前人创造的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制造出了一台能够使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的铁路在英国的斯托克顿(Stockton)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开通,最初的速度为每小时4.5公里,后来达到每小时24公里。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铁路是由英国商人杜兰德于1865年修建的,根据李孟符著《春冰室野乘》记载:(www.xing528.com)
同治四年七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于京师永宁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此事更在淞沪行车以前,可为铁路输入吾国之权舆。[5]
这条铁路是为了让清朝政府答应他们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在北京宣武门外擅自铺设的,目的是为铁路做广告,故又称“广告铁路”。铁路是仅有600米的窄轨铁路,由1辆蒸汽机车牵引6节客车,招摇过市,引起满城轰动,确有广告效应,只是过于新奇,引人惊骇,被慈禧太后命令拆除了,然而正如李孟符的评价,“此事更在淞沪行车以前,可为铁路输入吾国之权舆”,这条铁路堪称中国铁路的起始。
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办理营业的铁路,建成于1876年。实际上,早在1866年,英商怡和洋行就以修建“寻常马路”之名向上海提出征地要求,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组织了“吴淞道路公司”,1876年4月,全长4.5公里的吴淞铁路全线完工,7月1日正式通车营业。这是一条轨距为0.762米的窄轨铁路,采用每米重13公斤的钢轨,列车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至32公里。
图118 吴淞铁路线路图
图119 吴淞铁路上的先导号机车
普通百姓对于火车这种新事物是很有新鲜感的,1876年7月4日的《申报》报道吴淞铁路正式通车:“到下午一点钟,男女老幼,纷至沓来,大半皆愿坐上中两等之车,顷刻之间,车厢已无虚位,仅有买得上中之票仍坐下等车者。迨车已开行,而来人尚如潮涌至,盖皆以从未目睹,欲亲身试之耳。”“游铁路”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时尚。
然而,通车后不到一个月,铁路发生意外,压死了一个人,引起乡民大恐,清政府勒令将火车停了下来。经谈判,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该铁路赎回,款项未付清之前的一年内,火车归英商铁路公司再继续营运一年。1877年,清政府收回吴淞铁路后随即全部拆除,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区),是开平矿务局修建的一段铁路专用线,长9.76公里,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轨距为1435毫米,采用每米重15公斤的钢轨。开平矿务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煤矿,1878年开办于开平(河北唐山开平区开平镇),1881年开始出煤,雇佣员工3000多人,唐胥铁路通车后,当年即运出煤炭3600吨。
图120 今天的胥各庄车站站牌
图121 中国铁路0号机车(现藏中国铁道博物馆)
图122 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通车后,“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动轮)机车(称0号),参加运行”(金士宣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此后,开平矿务局产量持续增加,1884年,开平矿务局获准组建“开平铁路公司”,中国第一家铁路公司诞生。
1886年,开平铁路公司收买唐胥铁路后开始独立经营铁路业务。1887年,唐胥铁路延伸至芦台,1888年延伸至天津,1894年天津至山海关间通车,改称津榆铁路,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为近代煤矿运输做出了贡献。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为201.2千米。1905年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通车,共修建四年整。由当时的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七千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中国自办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之后,外国人讽刺说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恐怕还未出世。詹天佑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选定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不但地势险峻,而且坡度很大。[6]
图123 詹天佑像
图124 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平面图
詹天佑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他运用“折返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
图125 詹天佑(车前右三)在京张铁路修成时合影
自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的30多年间,清政府由于洋务派和国内有志之士的不断建议和提倡,终于确定兴建铁路的方针,建立铁路公司,开始修建铁路。3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18个省市修筑了铁路计9137.2公里。其中,有东北京奉(关外段)、滨绥、长滨、长大、安奉等线,北方京奉(关内段)、京汉、京张、津浦、胶济、正太、汴洛等线,华东沪宁、沪杭等线,华南株萍、潮汕、广九等线,西南仅有滇越线(滇段)。这些铁路有的是官办,有的是商办,有的是官商合办,还有一部分是中外合办,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修的。
辛亥革命后,从1911年至1949年这38年内,修建铁路的技术力量有所发展。从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关内修建3600公里铁路。东北三省的地方当局从1928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修建900公里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修建19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的铁路有:陇海铁路灵宝至潼关段、西安至宝鸡段,粤汉铁路株洲至韶关段,沪杭甬铁路萧山至曹娥江段,浙赣铁路杭州至玉山段、玉山至南昌段、南昌至萍乡段,以及江南铁路(南京—孙家埠)和淮南铁路(田家庵—裕溪口)。山西军阀阎锡山建成的同蒲窄轨铁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基本没有修建铁路。
图126 1878—1948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