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镐:商周的都市与交通成果分析

丰镐:商周的都市与交通成果分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丰镐都城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匈奴)的侵扰,将周朝的国都南迁到周原。定国号为“周”。便是对古公亶父迁都周原的赞颂。武王姬发即位后又扩建镐邑,形成西周的首都丰镐。确可印证当日交通之发达。这新建的都城称为王城,一种观点认为王城与成周是一个,王城又称为成周。这就是说,另一种说法认为王城和成周是两个城而不是一个。为班固和郑玄的说法提供的一定的证据。

丰镐:商周的都市与交通成果分析

1.商代的王邑道路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诗经·商颂·殷武》),商代王邑的道路堪称宏大。1983年发现的河南偃师市城关镇尸乡沟商都遗址,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也就是古籍中所称的南亳,面积约1.9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城内修建有11条大路,路面宽度一般为6米,最宽处达10米,道路与城门的方位相对应,构成棋盘式网络。其主干道宽敞平直,直贯城门;路基土层坚硬细密,土质纯净,厚度约半米左右;路面中间微微鼓出,两侧降低,目的显然是便于排放雨水。城门附近的路基之下铺设有木板盖顶的石壁排水沟,沟底全部用石板铺砌,内高外低,设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城外沿城垣方向构筑有宽度约4.5米的环城道路。城内还建有与主干道相连接的斜坡“马道”,可以直接登上城垣。[1]

2.丰镐都城

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匈奴)的侵扰,将周朝的国都南迁到周原(陕西宝鸡市岐山县、扶风县境内)。《诗经·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意思是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它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东流的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岐山山脉绵亘东西,以西北诸峰为最高,山麓的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周原其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系天然屏障。经占卜后大吉,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并营建城郭,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官职庶务,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发展农业,使周逐步强盛起来。豳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纷纷来归附。因地处周原,初具国家雏形。定国号为“周”。《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便是对古公亶父迁都周原的赞颂。

文王在位时,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史记·周本纪》:“(西伯)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丰在京兆鄠县东,有灵台。”《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可知丰邑位于沣河中游西岸,东界沣河,西界灵沼河,北至郿鄠岭岗地北缘。

王姬发即位后又扩建镐邑,形成西周的首都丰镐。镐京位于沣河东岸,商周时期的西北界临沣水,东界古潏水,南近洨河,是一处四面环水,相对密闭的地区。根据考古调查,汉昆明池以北的斗门镇、花园村、上泉村、下泉村、普渡村、洛水村、白家庄等地西周遗迹很丰富,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可能是镐京的中心区域。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在北临沣河的高阳原较低的阶地上曾发现10处西周夯土建筑。在洛水村西和普渡村北还发现有制陶作坊遗址和大型夯土基址,斗门镇则发现西周窖穴、灰坑和大批窖藏青铜器。另在花园村北至普渡村东高地上,在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探出数百座西周墓葬和车马坑,长甶盉、禽鼎、方鼎、簋、伯姜鼎均出土于此。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2]意思是丰镐是一座九里见方的都城,四面每面各开三个城门,城中开辟有九条东西大道和九条南北大道,道路的宽度都达到九轨的标准。王宫的东面(左侧)设有祖庙,王宫的西面(右侧)设有社稷,王宫的南面设有朝堂,王宫的北面设有市场。

考古发现丰镐两京已发现夯土建筑基址近30处,往往数座建筑连成群体。这些建筑均有较深的夯土基槽。夯土墓葬坑台基、屋顶施瓦,墙面涂白灰,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建筑群体的周围发现有西周时期道路、小面积池沼、用陶管铺设的排水设施,周围有大量周瓦残片。确可印证当日交通之发达。

3.洛邑城(www.xing528.com)

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成王(武王之子)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决定在洛河与黄河的汇合之处营建一座新城,历史上称之为“洛邑”,这也是洛阳的由来。

当时洛邑的规模,据《逸周书》记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国土中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即邙山,洛阳城北),以为天下之大凑(都会)。”足见其宏大。

这新建的都城称为王城,一种观点认为王城与成周是一个,王城又称为成周。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虽然没有找到西周时期成周或王城的城垣基址,但是在洛阳市东部的瀍水两岸发现了一处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西周遗址。在瀍水西岸发现有残存的夯土台基,附近有可能是宫廷专用的鱼窖群,旁边有属于西周早期的南北走向的大道。夯土基址往北,北窑村西的瀍水西岸有一处大型的铸铜作坊遗址。整个作坊的年代主要属于西周早期,延续使用到西周中期。[3]

在瀍水西岸的北窑村发现了很大的西周墓地,虽然经历了严重的破坏,但仍然发现有471座墓葬和7座马坑。此外,近些年洛阳市在修建河洛广场时发现的车马坑中,更有属于天子级别的6匹马驾的车子。这些遗址在瀍水以西,与东周王城接近。[4]

然而,王城与成周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历来有不同说法。《汉书·地理志上》河南郡雒阳与河南县条有班固的自注曰:“雒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居敬王……河南,故郏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郑玄《诗·王城谱》说:“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谓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

这就是说,另一种说法认为王城和成周是两个城而不是一个。东周的王城就是西周始建的王城。1984年考古人员在探测汉魏洛阳古城时,在其中部发现了一座西周城。该城在瀍水以东约10公里,大致呈横长方形,东西约2.6公里,南北近2.0公里,到春秋时期有所扩建。为班固和郑玄的说法提供的一定的证据。[5]

到了东周,平王东迁,居于王城。这座王城位于涧水与洛水的交汇处,在涧水东、瀍水西。北墙保存较好,通长28900米,外有城壕,其余三边均只有部分墙基。城内中部偏南有大片夯土遗迹,并且有大量板瓦、筒瓦和瓦当,可能是王宫、宗庙所在。西北有陶器作坊和制骨作坊遗址,附近还有陶质排水管道[6]

图8 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布局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