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霭
关于城市、都市的定义,人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地理、历史等不同角度所做的解释已有三十多种。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考察,城市与都市在概念上的区别就是,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在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今天,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俨然成为人们最为甜美的梦。这正是本丛书命名为“都市文化”的初衷。
什么是都市文化,专家们各执己见。问问日复一日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恐怕谁也很难说得清楚。但是人们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说现代都市就像一口“煮开了的大锅”——沸腾?炽烈?流光溢彩?光怪陆离?恐惧?向往?好奇?神秘?也许有永远说不明白的滋味,有永远难以描摹的情境!无论怎样,只要看到“城市”“都市”这样的字眼,从农耕文明中生长、成长起来的人们,一定会有诸多的感叹、赞许。这种感叹、赞许,渗透在人类的血脉中,流淌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
一、远古的歌唱
关于“都”“城”“市”,翻开词典,看到的解释,与人们想象的一样异彩纷呈。摘抄几条,以资参考。都[dū]:(1)古称建有宗庙的城邑。之所以把建有宗庙的城邑称为“都”,是因为它地位的尊贵。(2)国都,京都。(3)大城市,著名城市。城[chéng]:(1)都邑四周的墙垣。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2)城池,城市。(3)犹“国”。古代王朝领地、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4)唐要塞设守之处。(5)筑城。(6)守卫城池。市[shì]:(1)临时或定期集中一地进行的贸易活动。(2)指城市中划定的贸易之所或商业区。(3)泛指城中店铺较多的街道或临街的地方。(4)集镇,城镇。(5)现 代行政区划单位。(6)泛指城市。(7)比喻人或物类会聚而成的场面。(8)指聚集。(9)做买卖,贸易。(10)引申指为某种目的而进行交易。(11)购买。(12)卖,卖出。把“都”“城”“市”三个字的意义结合起来,归纳一下,便会看到中心内容在“尊贵”“显要”“贸易”“喧闹”,由这些特点所构成的城市文化、都市文化,与乡、野、村、鄙,形成鲜明对照。而且对都、城、市之向往,源远流长,浸润人心。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我们就聆听到了这样的歌唱: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这首诗中,文王指周王朝的奠基者姬昌。崇为古国名,是商的盟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沣水西。丰为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沣水以西。伊,意为修筑。淢通“洫”,指护城河。匹,高亨《诗经今注》中说:“匹,疑作皃,形近而误。皃是貌的古字。貌借为庙。”辟指天子,君主。镐京为西周国都,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周武王既灭商,自酆徙都于此,谓之宗周,又称西都。芑通“杞”,指杞柳,是一种落叶乔木,枝条细长柔韧,可编织箱筐等器物,也称红皮柳。翼子的意思是,翼助子孙。全诗的大意是:
文王有声望,美名永传扬。他为天下求安宁,他让国家安泰盛昌。文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文王遵照上天指令,讨伐四方建立武功。举兵攻克崇国,建立都城丰邑。文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筑起高高的城墙,挖出深深的城池,丰邑都城里宗庙高耸巍巍望。不改祖宗好传统,追效祖先树榜样。文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各地公爵四处侯王,犹如丰邑的垣墙。四面八方来归附,辅佐君王成大业。文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丰水向东浩浩荡荡,治水大禹是榜样。四面八方来归附,武王君主承先王。武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镐京里建成辟雍,礼乐推行,教化宣德。从西方向东方,从南面往北面,没有人不服从我周邦。武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占卜测问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正方位,武王筑城堪颂扬。武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丰水边上杞柳成行,武王难道不问不察?心怀仁义留谋略,安助子孙享慈爱。武王真是我们的好君王!
研究《诗经》的专家一致认为,这首《文王有声》歌颂的是西周的创业主文王和建立者武王,清人方玉润肯定地说:“此诗专以迁都定鼎为言。”(《诗经原始》)文、武二王完成统一大业的丰功伟绩,在周人看来,最值得颂扬的圣明之处就是“作邑于丰”和“宅是镐京”。远在三千多年前的上古,先民们尚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时期,居无定所,他们总是在耗尽了当地的资源之后,再迁移到其他地方。比如夏部族不断迁徙,被称作“大邑”的地方换了十七处;继夏而起的商,五次迁“都”,频遭乱离征伐之苦。因此,能否建“都”定“都”,享受稳定安逸的生活,成了人民的殷切期望。商朝时“盘庚迁殷”,“百姓由宁”,“诸侯来朝”,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成为历史佳话。正是在长期定居的条件下,兼具象形、会意、形声造字特点的甲骨文出现。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的商代生民率先“有典有册”,引领“中国” 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而西周首都镐京的确立,被看成是中国远古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维新”的周人,在因袭殷商文化的同时,力求创新,“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周平王的迁都洛邑,更是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气象恢宏的“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庄子等诸子学说的创立,使华夏文化快速跃进以至成熟质变,迈步走向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一个都城的建设,凝聚着智慧,充满着憧憬。《周礼·冬官·考工记》曰:“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槷以悬,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927页)意思是说,匠人建造都城,用立柱悬水法测量地平,用悬绳的方法设置垂直的木柱,用来观察日影,辨别方向。以所树木柱为圆心画圆,记下日出时木柱在圆上的投影与日落时木柱在圆上的投影,这样来确定东西方向。白天参考正中午时的日影,夜里参考北极星,以确定正南北和正东西的方向。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帝王正殿的前面是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朝廷,后面是集合众人的市朝。每“市”和每“朝”各 有百步见方。如此周密的都城体系建构,不能不令人心生敬仰。考古学家指出:“三代虽都在立国前后屡次迁都,其最早的都城却一直保持着祭仪上的崇高地位。如果把那最早的都城比喻作恒星太阳,则后来迁徙往来的都城便好像是行星或卫星那样围绕着恒星运行。再换个说法,三代各代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也各有若干迁徙行走的‘俗都’。‘圣都’是先朝宗庙的永恒基地,而‘俗都’虽也是举行日常祭仪所在,却主要是王的政治、经济、军事的领导中心。”(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由三代都城精心构设的“规范”“规格”,不难想象上古时代人们对“城”的重视,以及对其赋予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意蕴。“西周、春秋时代,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都实行‘国’‘野’对立的乡遂制度。‘乡’是指国都及近郊地区的居民组织,或称为‘郊’。‘遂’是指‘乡’以外农业地区的居民组织,或称为‘鄙’或‘野’。居住于乡的居民叫‘国人’,具有自由民性质,有参与政治、教育和选拔的权利,有服兵役和劳役的责任。当时军队编制是和‘乡’的居民编制相结合的。居于‘遂’的居民叫‘庶人’或‘野人’,就是井田上服役的农业生产者。”(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国畿高贵,遂野鄙陋,划然分明。也许就是从人们精心构设“都”“城”的时候开始,“城”与“乡”便有了巨大的差异,“城里人”和“乡里人” 就注定要有不同的命运。于是,缩小城乡差别,成为中国人永久的梦想。
二、理想的挥洒
对都市的向往,挥动生花妙笔而纵情赞美的,莫过于汉、晋的辞赋家。翻开文学发展史,《论都赋》《西都赋》《东都赋》《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一篇篇铺张扬厉的都城大赋,震撼人心,炫人耳目。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要披卷沉思,生发疑问:这些远在两千年前的文人骚客,为什么要如此呕心沥血?其实答案很简单,人们太喜欢都市了。
“都”居“天下之中”,这是就国都、都城而言。即使不是国都之“都城”“都市”,又何尝不在人们的理想之“中”。都城的繁华、富庶、豪奢、享乐,哪一样不动人心魄、摄人心魂?而要寄予这份“享受”,又怎能绕得开城市?请看班固《西都赋》的描摹:
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入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
意思是说,“皇汉”经营的西都长安,城墙坚固得如铜铁所铸,高大得达到了万雉。绕城一周的护城河,挖成了万丈深渊。开辟的大道,从三面城门延伸出来,东西三条,南北三条,宽阔畅达。建立的十二门,与十二地支相应,展现出昼夜十二时的畅通无阻。城内大街小巷,四通八达,住户人家几乎近千。大道两旁,“九市”连环,商店林立,铺面开放。各种各样的货物,分门别类,排列在由通道隔开的各种销售场所。购物的人潮涌动,进到市场,行走其间,人人难以回头观看,车辆更是不能回转。长长的人流,填塞城内,一直拖到城外,还分散到各种店铺作坊,处处比肩。扬起的红尘,在四方升腾,如烟云一般弥漫。整个都城,丰饶富裕,欢娱无边。都市中的男男女女,与东南西北中各地的人完全不同。游人的服饰车乘可与公侯比美,商号店家的奢华超过了姬姓姜姓的贵族。
与班固西都、东都两赋的聘辞相比,西晋左思赋“三都”(《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产生了“洛阳纸贵”的都城效应。“三都赋”在当时的传播,有皇甫谧“称善”,“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而序”,“司空张华见而叹”,陆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不再赋“三都”。唐太宗李世民及其重臣房玄龄等撰《晋书》,于文苑列传立左思传,共830余字,用640余字赞叹左思“三都赋”及《齐都赋》之“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的左思,名扬京城,让有高誉的皇甫谧“称善”,让“太康之杰”的陆机“叹服”“辍笔”,让居于司空高位的张华感叹,让全洛阳的豪贵之家竞相传写,这一切与其说是感叹左思的才华,不如说是人们对“魏都之卓荦”、吴都“琴筑并奏,笙竽俱唱”,蜀都“出则连骑,归从百两”的向往与艳羡。都市的富贵荣华、欢娱闲荡,太具有吸引力了!可以想象,当“大手笔”们极尽描摹之能事,炫耀都城美丽、都市欢乐图景的时候,澎湃的激情中洋溢着对都市生活多么深情的憧憬。自古以来,都城便与“繁华”“豪奢”联系在一起,城市生活成了“快活”“享乐”的代名词。北宋都市生活繁华,浪迹汴京街巷坊曲的柳三变,“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度“奉旨填词”,其词至今尚存210余阕。“针线闲拈伴伊坐”,固然使芳心女儿神往陶醉;“杨柳岸晓风残月”,无时不令人心旌摇曳;而让金主“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的还是那“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www.xing528.com)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挥毫歌颂“三吴都会”的钱塘杭州:东南形胜,湖山清嘉,城市繁荣,市民殷富,官民安逸。“夸”得词中人物精神抖擞,“夸”得词人自己兴高采烈。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的孟元老,南渡之后,常忆东京繁盛,绍兴年间撰成《东京梦华录》,其间的描摹,与柳永的歌唱,南北映照。孟元老追述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舍、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街巷夜市,面面俱到。序中的描摹,令人越发想要观赏那盛名不衰的《清明上河图》。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戸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侈奢则长人精神”,一语道破了“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之底气,“烂赏叠游,莫知厌足”之纵情。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橱里装满了绫罗绸缎,当大家都比着赛着要“炫富”时,每个人该是何等的精神焕发,又是何等的意气洋洋?幻化自古繁华之钱塘,想象太平日久之汴都,试看今日之天下,何处不胜“汴都”,到处都似“钱塘”。纵班固文赡,柳永曲宏,霓虹灯下的曼妙,何以写得明白,唱得清楚?
三、“城”“乡”的激荡
(一)乡里人的城市感觉
乡里人进城,感觉当然十分丰富。对这份“感觉”的回忆,令人蓦然回首。我有过一个短暂而幸福的童年。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断里,最不能抺去,时时涌现脑海的,就是穿着一身新衣,打扮得光鲜靓丽,牵着姐姐的手,“到街上去”。每到这个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问:“到哪里去?”“到街上去。”“啊,衣裳怎么那么好看呢!颜色亮得很啊!”答话的总是姐姐,看衣服的总是我。我总会用最喜悦的眼光看问话的人,用最自豪的动作扭扭捏捏地扯一扯自己的衣角,再低下头看看鞋袜。接着还会听到一句夸奖:“哟,鞋穿得怎么那么合适呢,是最时兴的啊!”于是“到街上去”就和崭新的衣服、新款的鞋袜连在一起。这也是我这个乡里人最早对“城市”的感觉。牵着姐姐的手到街上,四处“逛”来“逛”去,走得昏头昏脑,于是真正到了“街上”的情形反而没有多少欢乐或痛苦了。和母亲“到街上”,是去看戏。看戏对母亲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母亲看戏是为了服从“家长”的安排,而她最担心的还是城里人会说我们是“乡棒”。留给母亲的还有一点“不高兴”,就是母亲去看戏总要抱着我,是个“负担”。当我被抱着看戏的时候,戏是什么不知道,看的只是妈妈的脸。看她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棱棱的鼻子、白皙的皮肤。再长大一点,就是看戏园子。朦胧的感觉只是人多啊人真多啊,接着是挤呀挤,在只能看见人的衣服、人挪动着腿的昏暗中,也随着大流迈动自己的脚。如此而已!真正成人了,似乎才懂得了母亲的感受。
曾读过日本人小川和佑著的《东京学》,有一节题作:“东京人都很聪明却心肠很坏……”。而且这个小标题,犹有意味地还加上了一个省略号。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作者分析说:“如果为东京人辩护,这并不是说唯独东京人聪明而心肠坏,那是因为过去只知道在闭锁式共同体内生活的乡下到东京来的人,一味地只在他们归属的共同体之逻辑里思维和行动的缘故。这时候,对方当然企图以过密空间之逻辑将之击败。”(小川和佑:《东京学》,廖为智译,台北一方出版,2002年版)这个反省是深刻的。乡里人进城,回到乡里,最为激烈的反映,恐怕就是说,城里人很坏,那个地方太挤了。我曾经在大都市耳闻目睹过城里人对乡里人的态度,尤其是当车轮滚滚、人流涌动的“高峰”时段。这时候,所有的人,或跑了一天正饿着,或忙了一天正累着。住在城里的想要回家歇息,进城来的人想要找个地方落脚。于是,谁看见谁都不顺眼。恶狠狠地瞪一眼,粗声粗气地骂几句。“城”与“乡”的差别,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得最明显了。但是,无论怎样的不愉快,过城里人的生活,是乡村人永远的梦;过城里人的生活,可谓是许多乡里人追求生活的终极目标。
20世纪80年代伊始,小说家高晓声发表了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县招待所高级房间里,也即将一个农民安置到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中,以此观照,陈奂生最渴望的是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总想着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历的事情”。而此事终于在他上城时碰上了:因偶感风寒而坐上了县委书记的汽车,住上了招待所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在心痛和“报复”之余,“忽然心 里一亮”,觉得今后“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高晓声惟妙惟肖的描写,一针见血,揭示的正是“乡里人” 进城的最大愿望,即“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乡村人的生活,真的是太“土”了。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首最为经典的小诗,题作《三代》,诗云:“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仅用二十一个字,浓缩了乡里人一生与“土”相连的沉重命运。比起头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里人的“土”,城里人被乡里人仰望着称为“洋”;比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永无休闲的乡里人,城里人最为乡里人羡慕的就是“乐”。为了变得“洋气”,为了不那么苦,有一点“乐”,乡里人花几代人的本钱,挣扎着“进城”。
(二)城里人的城市记忆
我曾从陇中的“川里”到了陇南的“山里”,又从陇南的“山里”到了省城的“市里”,在不断变换的旅途中,算一算,大大小小走过了近百个城市,而且还有幸出国,到了欧洲、非洲的一些城市。除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省城,还曾在北京住了一年,在扬州住了两年,在上海“流动”五个年头,在土耳其的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住了一年半,在祖国宝岛台湾的台中市住了四个月零一周。每一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着无穷的魅力,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当我试着想用城里人的感觉来抒写诸多记忆的时候,竟然奇迹般地发现,城里人的城市记忆,也如同乡里人进城一样的复杂。于是,只好抄一些“真正”的城里人所写的城市生活和城市记忆。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幢仿西式豪宅中,逝世于美国加州洛杉矶西木区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是真正的城里人。她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写城市生活,说她喜欢听市声: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味。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驶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市声”的确是城市独有的“风景”,也是城里人最易生发感叹的“记忆”。胡朴安编集《清文观止》,收录了一篇清顺治、康熙年间沙张白的《市声说》。沙张白笔下的“市声”,那就不仅仅是“喜欢”不“喜欢”了。他从鸟声、兽声、人声写到叫卖声、权势声,最终发出自己深深的“叹声”。城市啊,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比起市声,最最不能抹去的城市记忆,恐怕就是“街”。一条条多姿多彩的“街”,是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负载着形形色色的风情,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呈现着各种各样的文化。潘毅、余丽文编的《书写城市——香港的身份与文化》,收录了也斯的《都市文化·香港文学·文化评论》一文,文章对都市做了这样的概括:“都市是一个包容性的空间。里面不止一种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标准,而是有许多不同的人、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就像一个一个橱窗、复合的商场、毗邻的大厦,不是由一个中心辐射出来,而是彼此并排,互相连接。”“都市的发展,影响了我们对时空的观念,对速度和距离的估计,也改变了我们的美感经验。崭新的物质陆续进入我们的视野,物我的关系不断调整,重新影响了我们对外界的认知方法。”读着这些评论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如同上演着一幕幕城市的黑白电影,迅雷般的变迁,灿烂夺目,如梦如幻。
都市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象征。研究者按都市的主要社会功能,将都市分为工业都市、商业都市、工商业都市、港口都市、文化都市、军事都市、宗教都市和综合多功能都市等等。易中天《读城记》里,叙说了他所认识的政治都城、经济都市、享受都市、休闲都市的特点。诚然,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与都市密切关联着的“繁荣”“文明”“豪华”“享乐”,对任何人都充满诱惑。“都市生活的好处,正在于它可以提供许多可能。”相对于古代都市文化,现代形态的都市文化,通过强有力的政权、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运输、快捷的信息网络、强大的传媒系统,以及形形色色的先进设施,对乡镇施加着重大的影响,也产生着无穷的、永恒的魅力。
四、都市文明的馨香
自古以来,乡里人、城里人,在中国文化里就是两个畛域分明的“世界”,因此,缩小城乡差别,决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坚定的国策,也俨然成为国家建设的严峻课题。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醒催开了一朵娇艳的奇葩,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个小村庄——华西村,赫然成为“村庄里的都市”,巍然屹立于21世纪的曙光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发展成为“村庄里的都市”,这是人民的美好愿望。千千万万个农民,潮水般涌入城市,要成为“城里人”。千千万万个城市,迎接了一批又一批“乡亲”。两股潮水汇聚,潮起潮落,激情澎湃!如何融入城市,建设城市?怎样接纳“乡亲”, 共同建设文明?回顾历史,这种汇聚,悠久而漫长,已然成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如何有力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养,推动全民精神文化建设,是关乎民族进步的千秋大业。虽然有关文化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根据一个阶层、一个群体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素质培养,从而有目的地融合“雅”“俗”文化,较快地提高社区文明层次,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人的频繁往来,大数量的人群流动,尤其如“农民工”“打工妹”等大批农民潮水般地进入城市,全国城乡差别大大缩小。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城里人做好榜样,如何让农村人迅速融入城市生活,在文化层面上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借鉴,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这也正是“中华传统都市文化丛书”编辑出版的必要性和时效性。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覆盖,世界已进入“地球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已经不是都市文明建设的理想状态,在大都市社会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扩散的新型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不仅直接冲毁了中小城市、城镇与乡村固有的传统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生态,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城市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区别正在于都市文化所具有的国际化、先进性、影响力。为此,“中华传统都市文化丛书”构设了以下的内容:
传统信仰与城市生活:城隍;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饮食文化与城市风情:饮食;
高楼林立与城市空间:建筑;
交通变迁与城市发展:交通;
传统礼仪与城市修养:礼仪;
语言规范与城市品位:雅言;
歌舞文艺与城市娱乐:歌舞。
全丛书各册字数约25万,形式活泼,语言浅显,在重视知识性的同时,重视可读性、感染力。书中述写围绕当代城市生活展开,上溯历史,面向当代,各册均以“史”为纲,写出传统,联系现实,目的在于树立文明,为都市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如梦如幻的都市文化,太丰富,太吸引人了!这里撷取的仅仅是花团锦簇的都市文明中的几片小小花瓣,期盼这几片小小花瓣洋溢着的缕缕馨香浸润人们的心田。
我们经常在问什么是文明,人何以有修养?偶然从同事处借到一本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小引中的一段话,令人茅塞顿开。撰写者文靖说:“我常常想,人怎样才能像何先生那样有修养,‘修养’这个词,其实翻过来说就是‘文明’。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人越来越懂得遵照一种规则生活,因为这种规则,人对自我和欲望有所节制,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尊重。但是,仅仅是懂得规矩是不够的,他又必须有超越此上的精神和乐趣,使他表现出一种不落俗套的气质。《上学记》里面有一段话我很同意,他说:‘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可是,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让它成为心底的基石,而不是到了成年以后,再经由一阵风似的恶补,贴在脸面上挂作招牌。”顺着文靖的感叹说下来,关于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的观点,我很同意,精神修养真的是要在心底扎根,然后萌芽、成长,慢慢滋润,才能成为一种不落俗套的气质。我们期盼着……
2015年元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