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地区畜禽肉类产品供需总量变化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毛猪、家禽等畜禽肉类养殖生产是以家庭副业的方式发展。之后,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和地方当局加速农村建设,各种综合性计划开始出现,台湾肉类产业开始进入规模化农牧场发展时期。经历了产销流通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价格大幅波动之后,到80年代,当局开始调整策略,推行稳定产销价格、建立农会组织、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加强计划生产等政策。
从供给来看,由于土地资源限制,台湾以围栏牧场为主要牧业养殖形式。目前,台湾畜禽肉类生产方式主要是以企业化的大型畜牧场、家禽饲养场为主,配合部分农家副业饲养。台湾畜禽肉类供应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市场供应总体稳定,但其中畜牧业(不含家禽)也存在从业家数减少和饲养量减少的问题。根据2010年台湾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农牧业家畜饲养家数为12432家,与2005年相比,除绵羊为本次普查新增之家畜外,各种家畜饲养家数均呈减少态势。其中以肉猪饲养家数减少最多,2010年普查结果为7633家,占全部农家61.4%,比2005年减少了13.7%,共减少1210家。种猪减少次之,饲养家数3956家,占31.8%,减少25家。肉羊饲养家数1474家,占11.9%,减少363家。同时,2010年平均每家年底饲养数量,除山猪、兔增加之外,其余家畜也呈现减少态势。2010年肉猪平均每家年底饲养数量为621头,减少160头;种猪平均每家饲养数量159头,减少60头;肉羊平均每家饲养数量68头,减少36头。
从需求来看,猪肉和禽肉是台湾人日常消费占比最大的两种肉类,高雄、屏东两个主要养猪业产地年屠宰头数可达1000万头。台湾人均占有猪肉量为60公斤,人均消费猪肉量为39.65公斤[3]。在台湾地方当局推广“酪农业”的倡导下,台湾牧场也成为休闲农业的执行者,如味全埔心牧场、花莲瑞穗农场、台东初鹿农场、清境农场等。
(二)台湾地区畜禽肉类产品供需结构变化(www.xing528.com)
台湾地区消费者对畜禽肉类产品的需求结构较为稳定,猪肉、鸡肉、牛肉始终是台湾岛内民众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品种。近年来,台湾消费者注重肉类产品的“风味、健康、养生”理念,不断开发特色畜禽肉类产品。例如专门用香草、中药饲养的“自然猪”“香草猪”,即便价格高于市场普通猪肉的4~5倍,依然受到市场欢迎。又如台湾消费者青睐的“土鸡肉”,烹饪调理考究,需求量也较大。
(三)台湾地区畜禽肉类产品进出口情况
台湾畜牧业产品的进出口历史上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如1990年到1995年,台湾畜产品出口一度从13.26亿美元上升到30.46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8.65%。这期间,在台湾农产品出口中,畜产品所占比例一直最大,1996年达到峰值,占到全部出口农产品比例56.35%。1996年之后,随着台湾口蹄疫疫病暴发,畜产品出口开始下降。水产品取代畜产品成为出口占比最大的农产品,畜产品在出口农产品中的比例占到约35%。畜产品中,活畜禽、肉类和皮革制品一直是畜产品出口的主力。同时,台湾的进口农产品中,谷类、油料和畜产品是重要的进口农产品。台湾注重支持地方良种选育,台湾地方猪种有桃源猪、顶双溪猪、美浓猪和南屿猪等,经过多年育种,目前台湾地区种猪出口超过进口,已经成为菲律宾、泰国、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种猪供应者。
海峡两岸签订ECFA和实现“大三通”后,台湾地区出口大陆的农产品总额从1997年的1456万美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3.64亿美元,增长近25倍。大陆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