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分发挥影响因素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力提升

充分发挥影响因素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力提升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第六章对六大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绝大部分因素要么是在当期,要么是在滞后期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这种正向的推动作用,来最终推动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使得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低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

通过第六章对六大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绝大部分因素要么是在当期,要么是在滞后期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这种正向的推动作用,来最终推动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一)继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放眼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国家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2013年,世界服务进出口排在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法国和日本,除了中国都是发达国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排名居首,服务进出口总额10997亿美元,以较大优势领先其他国家。这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服务贸易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又会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两者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前面的实证结果也显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两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来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不是相反。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对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对促进跨境贸易溢出效应的提升作用明显,这充分说明我们还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以进一步地促进跨境贸易对制造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对外开放在当期对商业存在溢出效应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对外开放对商业存在不重要,因为其很可能存在正向的滞后效应。另外,根据第六章的数据,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的迅速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度却没能相应逐年提升(见表6-2),这可能是对外开放度没能对商业存在溢出效应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还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对外资以及外部产品准入的门槛,尤其是加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加大对我国金融、网络、银行、保险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垄断性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开放,提高透明度,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三)继续提升我国的市场化水平

虽然市场化水平显著阻碍了商业存在的溢出效应,对跨境贸易溢出效应呈阻碍作用但关系不显著,但其滞后一期对商业存在和跨境贸易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继续提高市场化水平,虽然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在短期内会因为一些企业为了垄断利益而阻止技术外溢,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还应继续加大市场化程度,以充分减少垄断行业及企业的数量,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公开透明地竞争,使国内外的企业产生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动地学习、模仿和创新上,生产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必将会加大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的发挥。(www.xing528.com)

(四)继续扩大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生产性服务高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多少是影响一国吸收和模仿能力的强弱、决定生产性服务溢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但第六章的实证结果却显示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显著地阻碍了商业存在溢出效应的发挥,对跨境贸易也呈不显著的阻碍作用,说明我国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不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因为人力资本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这使得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低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因此,我国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这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应有侧重地重点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各类高级人才,改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人才保有集中在低端的局面。另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普通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因为生产性服务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制造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极大地影响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部门中作用的发挥,所以,也需要加强对制造业的人力资本的培养。

(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

基础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模仿创新同样是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对外来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第六章实证的结果显示研发与商业存在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跨境贸易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其滞后提升效应有改善的趋势。所以我国仍然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因为与人力资本类似,科研投入的增加,包括人力和物力的增加,一方面相当于提升了生产中资本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对外来的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吸收和模仿能力,这些都能够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我国的研发水平仍然较低,研发人员研发效率低下、研发投入仍然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政府必须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激励企业的研发行为,同时,应加强对政府研发投入使用的监管,确保研发投入达到应有的理想效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六)继续推进金融业的发展

一国的金融越发达、金融结构越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风险分担的体系就越合理,进而能较好地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即金融的发展可以提升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市场能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各种投资来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实证的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程度在当期对商业存在溢出效应的提升呈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跨境贸易呈显著的阻碍作用,但这种阻碍作用在滞后期存在减少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意义重大。发达的金融体系对FDI和国际贸易的技术扩散会产生正的效应,原因是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企业在学习、模仿和创新时能够很容易地获得金融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抓住市场机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技术的扩散、转移和进一步的创新,即: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将社会资金从低效率向高效率的投资转化。而我国的金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不能充分发挥在经济中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的金融业还有待继续深化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