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源泉[9],而国际贸易的发生本身就是专业化与分工在国际市场中的体现。服务业从制造业当中分离所导致的产业分工细化就可能通过进口贸易扩展到进口国;而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生,使得东道国生产者服务外部可获得性增强,能进一步促进东道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专业化提供以及产业分工的演进会使一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得到提高。
(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分工的形成与深化
Abraham和Taylor(1996) 认为大部分的企业之所以更乐于通过外部市场(包括从国内和国外)来购买生产者服务,主要原因就在于外购生产性服务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生产。制造业企业将生产性服务活动进行垂直分解(Noyelle,1988),实施外部化,将研发、设计、采购等活动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深化,使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能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提高了不同阶段生产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成为其价值增长的主要源泉。(www.xing528.com)
(二)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形成与深化
企业要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不擅长的那部分业务外包出去,只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在企业价值链不同环节可以分离的情况下,将一部分价值链环节业务外包出去,只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可以实现制造业各个环节生产的专业化,充分发挥各环节的规模经济效应(刘明宇、芮明杰等,2010)。通过直接进口或购买跨国公司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使进口国制造业可以各自专注于其最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从而对制造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也使整个价值链的生产更有效率(邱爱莲、崔日明,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