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家们一直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一国的最终产品生产”[2],因此,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对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解释,这其中就包括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原因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劳动生产率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生产中为劳动投入所配备的其他生产要素的多少,一般用人均资本来表示;另一个是劳动力使用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这取决于技术进步。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拥有资本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如果人均资本水平给定,则劳动生产率就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旦人均收入水平高于某一水平(即温饱点),人口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经济中人均拥有的资本量减少,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当劳动生产率降低至温饱点之下时,人口数量不再增加而会减少,经济活动中人均拥有的资本水平又会开始上升,劳动生产率就会再度回升,如此反复,温饱点成为经济的长期均衡点。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认为人口会影响到人均资本的水平,进而会影响到生产率的水平,即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是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不同,认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会引起人口的增长,因此人均资本水平在理论上是可以持续增加的,但是该理论也同样是比较悲观的,它也预测劳动生产率不能持续提高,因为该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人均拥有的资本存量的上升,将会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会下降,因此在长期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只靠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会停滞,最终也会达到一种稳态。(www.xing528.com)
后来,一些学者对资本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将人力资本、资本质量、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定义为广义的资本存量。他们认为不应单纯以资本存量作为测度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厂商在采用高质量资本设备代替原有的低质量的设备、聘用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替代低素质劳动力、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对基础设施经营改善等活动对最终产出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些活动同样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都会为提升生产的效率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学者们对资本范围的扩展是一种进步,但他们仍然没能摆脱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思维框架。
(三)新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进步之处在于它放松了对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同时对技术进步的来源进行了探讨。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报酬之所以不再递减,是因为投资累积能够产生“溢出效应”,尤其是厂商对研发投入的增加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的知识存量,进而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整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技术进步既来自本国的研发,也来自进口贸易以及FDI 的技术溢出(Grossman和Helpman,1991)。技术进步成为一系列因素如干中学、研发、人力资本、贸易伙伴的研发投入、规模经济等的函数。由于存在溢出效应,投资累积可能会出现边际报酬不变或边际报酬递增,从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罗默,1990)。在内生增长理论里,FDI成为了东道国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方式,是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总之,经济增长理论始终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均资本水平的提高;二是技术水平的进步。这里所指的资本水平不仅包括资本的存量扩大,也包括资本质量的提升。此处所指的“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资本的存量扩大和资本质量的改善,也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溢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