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可以看做是发展的心理学,是由生态学与心理学共同组成的新生学科。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发展中心学的一位重要学者—布朗芬布伦纳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系统与个体之间彼此作用、彼此制约。简单来说,生态系统理论所要表述的主要观点如下三个方面:
1.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人与环境之间彼此作用、互利共生的,并且人们个体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彼此协调度。
2.人们个体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们自古以来便遵循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生存原则,人们个体所存在的意义,是由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解人们个体,就必须将人们个体置于环境中。
3.人们个体所面对的问题,是其在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对人们个体所面对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将此问题放置于人们个体所在的环境中。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前提,个体为生产利用农业资源的人们个体,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及的“环境”,则是个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理论,表示着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即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对人们的生产的历程中产生一定的作用。而人们作为利用自然资源的主导者,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形成友好共处的关系,农业的生产才能达到一种生态平衡的现象,农业生产过程才能高质高效进行。
生态系统理论在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人们在利用农业资源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完全由人们引起,自然资源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www.xing528.com)
2.对农业资源利用个体的研究,要从生态系统理论所表述的四个系统角度综合分析,同时也要单独从四个系统的角度分别分析。
(二)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OUR COMMON FUTURE》中使用了可持续发展,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内容为:“持续发展是在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的前提下,又不对未来人们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在当前使用与利用的过程中,规定使用额度与限度,并通过统计计算,并统计人口、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计算未来人们的使用需求。资源存储量不够时,现在人们应节约使用,并以“开源节流”的对策,在节制资源使用量之余,制定对策促进资源的恢复功能,以保证未来人们对资源的使用;资源存储丰富时,现在人们虽可按照需求量使用,但必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保护资源,切勿伤害资源的恢复功能,甚至要根据资源的形成过程与所需条件,为资源的恢复创造条件,提供契机。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们在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的考察,是用来揭示人们在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对人们利用资源、资源被利用的一种愿景,即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转变了对于传统的单纯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
2.由资源型经济过度到技术性经济,统筹分析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所带来的收益。
3.通过对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利用,对农业生产方案作出优化,实行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提升资源的运用效率,减少废弃的水、气、渣的排放,协调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发展关系。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供应现在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不会对未来人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最终目的是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口持续稳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