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业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分析

中国农业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分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中国幅员辽阔,经济活动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总的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是以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进而提出控制、缩小区域差异的运作机制、模式和调控手段等,以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如何统筹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规范,尤其是分产业进行的区域统筹研究较少。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区域统筹的驱动力。

中国农业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分析

(一)区域统筹的相关理论

1.区域分工论

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的结合,产生了经济区。区际间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区际间经济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差异,形成了劳动的区域分工,体现为区域内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劳动区域分工的存在,并发展形成了若干有关劳动区域分工的理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认为,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在两个国家中,即使生产的内容相近,如果其中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最利于本国的商品,以这种商品出口换取在本国生产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两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使两国均能获得“比较利益”,其实质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也即“优中选优、劣中选优”的相对比较的优选法则。在比较利益学说提出之初,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基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比较优势的内涵已日益丰富,涵盖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水平、规模经济、区位和市场条件等各方面的内容。

2.区域发展论

在西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曾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但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为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区际间不均衡增长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这些研究为区域经济的统筹和协调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活动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在不同时期,为实现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中国采取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总的来看,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大致沿着均衡战略—非均衡战略—协调战略的轨迹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仿效苏联均衡布局原则,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指令性计划手段,果断地调整了内地与沿海的投资比例关系,建设重点放在内地,以期达到内地与沿海生产力布局逐步均衡的目标。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原有的均衡战略受到了质疑,对外贸易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逐渐重视。相应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区域经济政策转向了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区域间非均衡战略,经济发展重点由内地转移到沿海地区,除在直接投资上给沿海地区一定的倾斜外,还为其提供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沿海地区的发展向内地进行经济扩散,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然而,非均衡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沿海与内地的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并带来了各种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目标,表明长期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开始向区域协调战略调整和转变。

中国理论界对区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兴起的。199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从生产力总体布局、地区间收入差距、地区结构变化、区域间联系、扩大对外开放、农村经济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综合得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富后富、共同富裕;公平竞争;承认不平衡,但不能任地区差异不受约束地扩大;实施空间一体化战略,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同时加强政府对区域问题的干预。此外,也有学者从某些具体方面对区域统筹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区域统筹的内涵和实质、区域统筹的发展思路、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如胡乃武和张可云根据汤普森的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充分论证了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角度,有重点、分阶段地全面解决各种类型的区域问题,通过政府有目的的调控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促进各种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是以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进而提出控制、缩小区域差异的运作机制、模式和调控手段等,以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如何统筹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规范,尤其是分产业进行的区域统筹研究较少。

(三)农业区域统筹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1.农业区域统筹的必要性

农业区域统筹是区域分工演进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区域统筹的驱动力。

(1)地域差异是农业区域统筹的基本前提(www.xing528.com)

没有农业地域差异,也就没有农业区域统筹的必要。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而农业存在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自然条件空间差异是进行农业区域统筹的重要原因。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认可这一点。早期的农业区域统筹主要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的,即使是在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差异同样是农业区域统筹的基本前提。

经济条件空间差异是进行农业区域统筹的又一重要原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在内的经济因素空间差异之所以影响区域统筹,是由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际流动的障碍,通过要素区际流动成本影响农业区域统筹。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要素空间流动的障碍。人口迁移的成本障碍、技能结构障碍和文化习俗障碍都影响劳动力区际流动;固定资本的不完全流动性、金融投资效益与风险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也会影响资本要素的区际流动;技术创新能力、专利保护、技术购买能力、技术应用的配套条件也都影响技术的跨区域流动。

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决定了农业区域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现状。这种历史形成的差异又影响未来农业的区域格局与区域统筹。要素的区际不可移动性可以通过产品流动来统筹和弥补。无论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条件的空间差异都是明显的,都会影响农业区域统筹发展。地域差异只是农业区域统筹的一个前提与必要条件,而农业区域协作和统筹发展的实现要靠区域利益驱动。

(2)区域利益是农业区域统筹的经济动因

农业区域统筹存在内在的经济驱动力,一方面是农业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农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要按照农业区际间存在的功能关联性,进行农业发展的区域统筹运作,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互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同增进。

农业区域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各区域之间存在功能关联,因此要求各个区域之间进行分工协作。这既是农业区域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又是农业区域进一步演化的目标和方向。区域之间的功能关联有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互补关系。由于各地生产要素比例存在差异,如可能存在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缺乏和资本充足而劳动力短缺这样两类地区,为了发挥比较优势,它们各自就会分别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地域分工就是建立在这种优势互补的功能关联上的。

第二,互竞关系。这种互竞关系并不能直观理解为相互排斥关系。尽管同类型区域之间由于产业布局的指向性相同,配置有类似的产业,表面上似乎存在市场竞争问题,但由于区域之间形成较大的整体规模效益,有助于扩大影响与建立共同市场。这是在优势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的理论依据。

第三,制约关系。不同产业在农业区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投入与产出联系密切。如农产品原材料生产区与加工区就存在这种制约关系。

有分工必有协作,农业区域间的分工协作普遍存在,分工协作对各方都有利,这使农业区域统筹成为可能。分工使不同区域在国家农业整体发展中承担的目标不同和农业功能各异,然而各区域功能目标的实现需要区域间的合作,需要通过区域统筹来对其进行协调。因此,农业区域统筹是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