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区域形成要素:资源、市场需求与发展

农业区域形成要素:资源、市场需求与发展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产品生产的集中能否形成农业专业化区域,还取决于适宜区的空间集中程度和总体规模,取决于相关地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二)市场因素市场需求规模、结构差异及其变化对农业区域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影响,它与资源因素共同构成农业区域的本底系统。主要通过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的变化等途径影响农业区域的形成。贸易区位是外向型农业区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农业区域建设中夸大或忽视

农业区域形成要素:资源、市场需求与发展

农业区域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经济、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资源、市场、区位、技术、环境、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程度不同地作用于农业区域的形成演变过程。多因素形成的交集是最优农业区域配置所在,用图6-1中的长方形表示。其中,资源禀赋是农业区域形成的自然基础和发展平台,市场需求是农业区域形成发展的原动力,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农业区域的兴衰,资源和市场共同构成农业区域的本底系统,用图6-1的两椭圆交集表示;而政府政策因素主要通过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的调控来影响农业区域的布局、规模和竞争力,政策属于农业区域形成发展的控制系统,弹性比较大,用图6-1虚线圆表示;在现代农业区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区位条件、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因素又常常通过资源和市场因素从不同方面作用于农业区域的形成,技术、区位和环境共同构成农业区域的生产转换系统。农业区域的形成有利于

图6-1 六要素模型

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产业链的发展,而技术体系、产业链的完善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区域优势的实现和提升。

(一)资源因素

农业是人类和自然界打交道的生产部门,同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也就是农产品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理过程,都受到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光、热、水、土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农产品对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特定地域的农业自然条件对于特定作物和畜禽而言,有最适宜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之分。正是农业生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带发展必须首先遵循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布局。农业生产向生态适宜地域集中,能够保证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品质,从而可以表现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也不至于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农产品生产的集中能否形成农业专业化区域,还取决于适宜区的空间集中程度和总体规模,取决于相关地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

(二)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规模、结构差异及其变化对农业区域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影响,它与资源因素共同构成农业区域的本底系统。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人大多数倾向于食用植物油和植物性高蛋白食品,美国大豆消费猛增,加上对鸡饲料的大规模需求,加速了其大豆带的扩张,大豆生产以挤占其他作物的方式迅猛发展。各种农产品的需求结构不同,对农业布局有不同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区域的形成及规模。粮食属于刚性产品,自给比例高,粮食耐储运,区际流通量比较大,粮食生产布局可以远离消费中心。蔬菜商品率高,收入弹性较高,其消费量与人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同时,该种产品要求新鲜,产品的保鲜程度对价格影响很大,因此,其布局则尽可能接近消费中心。经济作物商品率高,主要为轻工业提供原材料,必须与轻工业发展品质要求相适应才能发展,其布局尽可能接近加工企业。(www.xing528.com)

(三)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区位和贸易区位。主要通过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的变化等途径影响农业区域的形成。交通区位对农业区域的规模和布局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不同的运输条件和运输方式所形成的交通区位、运输成本是不一样的,运输成本太高、交通不够便利的地区,会使具有适宜性的农业资源生产变得经济上不可行,即使有生产某种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也很难转化为商品比较优势。因此,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或靠近交通干线和交通枢纽的地区布局,就能更有效地转化、发挥区域农业自然资源比较优势。贸易区位是外向型农业区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域分工关系密切,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对农产品市场及其国际贸易影响很大,主动参与国际市场也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不同地区对外空间的区位条件也各不相同。自然,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首先就具有更为有利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区位优势。

(四)技术因素

一项技术创新可以振兴一个产业,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改善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改变市场需求等途径作用于农业区域的形成。对农业区域产生直接影响的技术进步因素,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技术和贮运、加工、销售技术等方面。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技术创新,可以突破农业区域发展的时空约束。通过农作物品种改良,加速各种抗逆品种、优质专用品种的研制与推广,可以使该种产品的生态适宜性扩大,显著改变产品的生产空间分布格局;农膜和新农具的应用、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有利于赶抢农时,可以充分利用全年的农作物生长期,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农业区域的规模和范围,中国黄淮海地区棉花小麦套种,就是对生长期更加充分利用的结果。储运、加工、销售技术创新,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农业区域。通过运输工具的改善,能够缩短农产品的经济运距,降低运费而减少生产成本,由此扩大由利润因素限制的农业生产区域;储运技术的发展改善了鲜活农产品的区位条件,扩展了市场空间范围,使其生产布局有可能向生态最适宜区集中,发展形成新的农业区域;加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更加有效地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加工原料的品质要求也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农业区域的品种结构和规模。

(五)环境因素

农业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因素关系密切,环境因素也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业资源质量和市场需求等方式作用于农业区域的形成。在农产品短缺的时期,中国曾出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开荒造田,人为地扩大了农业带的分布范围。然而,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人们对生态平衡、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农产品数量、品质有要求,而且对生产农产品的环境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加倍关注生产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原产地环境因素在农业区域形成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同时,人们也逐步开始反思以往的土地过度开垦、无机农业,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中国农业区域界限的调整。

(六)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主要通过营造制度环境,多路径作用于农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在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按自由放任和干预来简单划分政府的角色已经过时。在农业区域建设中夸大或忽视政府的因素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正是基于此,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介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并通过这种研究和比较不断修改和完善其政策和法律,通过创造一个提高竞争力的经济环境来影响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和规模,进而促进优势农业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合适的角色是市场竞争的催化剂,虽然不可能通过其政策扶持创造出竞争性的农业区域,但可以在创造一个农业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环境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政府重要的职能应当是鼓励竞争,竞争越激烈,竞争主体的竞争力越强。但是农业是一个竞争力比较弱的基础产业,竞争的结果有两种,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水平普遍提高,但也有可能只有少数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提高,而大多数竞争主体的竞争力下降。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国外农产品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则有可能出现“国内竞争,国外得利”的局面。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强势竞争对手,政府实施竞争自由化政策有可能使农业这种弱势产业衰退、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