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区域形成原因与功能关联性

农业区域形成原因与功能关联性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地讲,农业区域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地区。但不能动态地反映农业区域的形成原因,以及农业区域之间的功能关联性。但在一定范围内则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这些是形成农业区域的前提。农业区域的构成是以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主要是劳力、畜力资源和生产设备及各种物质投入。

农业区域形成原因与功能关联性

(一)农业区域的内涵界定

对于什么是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社会学认为,区域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行政学观点则认为,区域是政府管理的行政单元。一般来讲,区域是为认识、研究、规划等某种具体目的而确定的有方位、有边界、连续的地理空间,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关联性标准划分。

何为农业区域?农业区域是农业生产特征类似、空间上密切关联的地区,即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定地域。农业区域之间存在区际差异性,区内又具有较强的共同性。由于农业生产既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也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同时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影响,因此,农业区域具有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农业区域要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角度去进行分析研究。

一般地讲,农业区域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地区。虽然支撑农业发展的水田、旱地景观仍然比较辽阔,但是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日益下降,有的国家或地区已经降至1%~6%的水平,所以农业区域正在成为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广义的空间。农业区域仅靠农业就能生存和发展的时代正在接近尾声,大量过剩农民需重新择业,要么成为区域内兼业农户,要么外出进城打工。因此,当今应该这样来理解农业区域,它是一个向外部开放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多产业复合的经济空间。

(二)农业区域的类型与等级

1.农业区域的类型

一般按照同质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可以相应将农业区域分为农业类型区和农业功能区。前者是根据相似性或一致性而划分的区域。

农业的类型区是着眼于农业地域经济活动、要素、问题等的同质性、相似性而划分的区域。这种同质性的农业类型区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指标划定,从而有多种多样的农业类型区域。根据单指标或多指标,又可相应划分出单相农业类型区和复合农业类型区。单相农业类型区是以某一部门和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和适生地区,划分农业区域。例如,农区、牧区、粮食主产区、水稻带、小麦带、玉米带、大豆带、棉花带、柑橘带、苹果带、奶牛带、水产品带等。以作物组合、农牧组合地域类型,或者以土地利用、土地生产力水平、农业景观等标志来划分的不同农业区,都属于复合农业类型区。例如,耕作制度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等。由于农业类型区域是根据地域的同质性原理,采用一定指标进行划分的,因此,农业类型区域能够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具有农业区域的认识功能。但不能动态地反映农业区域的形成原因,以及农业区域之间的功能关联性。当然,认识农业区域现象的特点,也可看成是揭示农业区域形成过程的一个环节,农业类型区域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农业的功能区主要是根据农业区域的内聚力、区域经济活动的内在功能联系的强弱程度划定的。因此,农业功能区是由一系列功能密切相关的地域单元组合而成,往往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如同时指向中心城市),通过经济中心形成经济引力场和经济技术梯度关系,对农业功能区内部资源的配置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尽管农业功能区内部不尽相同,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分工关系,形成协调一致的功能,使得它们形成完整的农业功能区。以城市为核心,围绕它周围分布的各种农业地域单元,都主要以服务这一大城市为主要功能目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形成一个农业功能区。面向国内外市场,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农业综合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农业区域的等级(www.xing528.com)

农业区域是有一定等级、层次的。农业区域作为一个地域单元,地区范围有大小,农业结构繁简不一,经营规模也各不相同,组成一个等级层次体系。一般来说,等级越高的农业区域,所占面积范围越大,农业结构就越复杂,主要着重于农业部门结构(如农牧结构、农林结构等)。等级越低的农业区域,所占面积范围越小,农业结构就越简单,主要着重作物结构、养殖结构。国家农业区域面积规模比省级农业区域大,农业结构比较复杂,农业部门比较多;省级农业区域农业结构又比县级农业区域复杂,县级农业区面积比较小,农业结构比较简单。

每一级农业区域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农业区域,下一级农业区域是上一级农业区域的组成部分。国家农业区域包含若干个省级农业区域,省级农业区域包含若干个县级农业区域。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域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但相同等级的农业区域其农业内容不同,服务对象亦不同。各种各类农业区域在地面的分布,反映了农业生产上的地域差异和农业的地域分工。

实际上,中国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未形成公认的农业区域等级体系。尽管如此,农业区域等级体系的客观存在性还是公认的,这种思想也自然要贯彻在整个农业区域研究的过程中。

3.农业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

地球表面上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特点。但在一定范围内则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这些是形成农业区域的前提。农业区域的构成是以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主要是劳力、畜力资源和生产设备及各种物质投入。农业资源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资源。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

农业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既要从农业对空间的依赖以及空间的差异性去理解,也要从农业活动的本身,由自然分工到专业化劳动地域分工,由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市场经济等方面去理解。农业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空间差异和历史演进的统一。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条件依赖性。各种具体农业活动对特定的地域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能有利于某些部门和作物,不利于另一些部门和作物。实现地域分工便可以在不同地区尽可能多地安排最有利的部门和作物,少安排不利的部门和作物,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区的生产潜力,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并促进各部门生产更快地发展。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了农业的地域分异。农业生产赖以生存发展的光、温、水、土等农业基本资源要素具有稀缺性和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在常态下是无法随心所欲地自由流动的。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特定的措施,引导某些自然资源的流动成为可能,但这种流动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农业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的均衡化,构成了农业地域分异的自然基础。

空间距离是农业区域存在的又一重要基础。有空间就有距离,克服距离就要产生成本,即空间成本。随着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空间距离对农业活动的制约会不断弱化。但只要距离存在,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就会产生费用和时间支出,农业在区域上的平均分布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空间距离与生产要素不完全流动性共同构成了农业区域存在的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