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如何等。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作为研究的知识后盾。
1.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借助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其生命力无比旺盛。但我们绝不主张用区域经济学代替经济地理学(事实上也无法代替),而是主张两者并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在日益靠拢,日趋融合。
2.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的。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发展经济学。比如,区域增长理论,就是在发展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区域的概念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问题,而区域经济学研究“发展”的空间范围不存在局限性,可以大到国家,小到乡镇,所以引入的理论需要进行区域化的改造;发展经济学没有地理学的基础,而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很多问题时都以地理环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来看,区域经济学还在不断地把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区域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3.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实现经济增长的应用经济理论。产业问题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变理论来自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研究区别于产业经济学的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研究有特定的范围,即局限于特定的区域,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产业结构问题,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但如果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某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就为其加入了区域的概念,于是研究的特征就不同于一般性的产业结构,而是在特定位置上的产业结构,或称为区域产业结构。另外,产业结构研究不是区域经济研究产业问题的目的,区域经济研究产业问题是为产业的布局服务的,最后要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产业布局方案。实际上,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在理论上的互相借鉴一直都存在,如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布局的研究,也要应用区位理论,而且它已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经济学产生理论渊源
溯本清源,区域经济学界普遍承认区域经济学有两大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
1.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人们对区域的认识,首先是考察各种不同空间和地点的特征,再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分布的情形。地理上的区域和区域之间通常并不是明显接替的,而是存在一个相当范围的过渡地带。所以,地理学家从一开始就认为区域之间的过渡不是跳跃的,而是渐进的、互相衔接的,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对经济区域的认识。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区域的界限,实际上都是人为划分的,且是为了某种区别的目的而划分的。例如,欧洲和亚洲的分界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它们虽然是两大洲天然的障碍,但古代生活在这条线两侧的人在人种上的巨大差别,才是划分的主要理由。再如,蒙古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完全是由于蒙古国的独立所造成的一个划分。也就是说,人们通常是先找到一个表面的、突出的、标志性的景观—可能是山脉,也可能是河流,再将其确定为标志,或者是界限,以此将两边的区域分开。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2)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而在另一些地区,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考虑,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加入到区域经济研究当中,使区域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同时区域经济研究的起点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显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这使我们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不可能是纯经济学的。而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容量、资源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区域经济的研究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性质。
然而,由于经济的区域和自然的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完全重合,这就增加了区域研究的难度,而经济因素的变化很快,所以经济的区域也处在一种变化的过程当中,使我们很难完全依照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经济区域。地理学对区域经济学的影响在今天不但没有减弱,反而不断加强。
2.区域经济学的区位来源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例如区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区域市场和区域利益理论等。(www.xing528.com)
在区位论产生的年代,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地与原料供应地的范围愈来愈广,企业区位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农业布局的目的是寻找最佳的土地利用模式,工业布局的目的是寻找生产成本最低点的厂址,但其基本做法都是先研究运费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克里斯塔勒、廖什、胡佛等学者扩展了区位论的范围,将城市等级、生产市场区和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服务区位问题纳入进来,标志着近代区位理论发展时期的到来。
(三)区域经济学基石
1.旧三大基石
为什么会产生区域经济?胡佛在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区域经济学也是建立在这三个基石之上的应用经济学科。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应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资源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以自由流动,各要素自然会向条件好的地区集中。但由于存在空间上不能移动的生产要素,所以人们要探讨资源替代和利用级差地租开发土地资源的可能性,以期形成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达到理想的分布状态。
因此,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学的灵魂与活力所在,是区域经济分异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2)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按照操作技术划分为若干彼此相连的工序,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考虑,各个工序在空间上应当集中在同一个地点。一个产业部门和一个产业群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众多企业集中到一起,是生产联系、信息共享、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便的必然要求;企业集中在一起之后,其成本一般会明显下降,这种结果又加大了聚集的力度。
经济活动的聚集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生产活动不可能被彻底地分割及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我们必须考虑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而聚集区的形成。又会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这种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即靠近消费市场就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谓的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信业的发展,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是,只要距离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这些距离成本仍对区域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新三大基石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假设各个区域间是独立的,并不考虑地理空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无法对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新经济地理学认为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新三大基石。
(1)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包括两方面的解释:一是指单个企业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具体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虽然可变成本在增加,但单位产出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从而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二是指分工演进的规模收益递增。由于前后向关联等外部性的作用,处于一条生产链不同阶段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地理上的集中,而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同时,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产生肯尼斯·约瑟夫·阿罗所说的“干中学效应”。规模收益递增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泛指商品和劳务在空间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传统经济学假设空间是均质的,商品和服务可以在瞬间流动,故不考虑运输成本,这显然与现实有很大差别。现代主流经济学将运输成本解释为“冰山成本”,即商品或者劳务在空间转移过程中会发生损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会逐渐减少经济活动的运输成本,但并不能轻易改变运输成本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输成本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不完全竞争
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垄断或完全竞争的经济活动,不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常态环境。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地区之间有各自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