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学研究空间形成与难题

区域经济学研究空间形成与难题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均质假设的方法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区域经济学也需要解释一定空间中城市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地理学所研究的区域,比较强调其地理特征,与经济学研究的抽象经济空间有所差别。

区域经济学研究空间形成与难题

(一)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

均质和非均质都是经济空间的属性,地理学侧重非均质空间,而经济学则侧重于均质空间,同时因为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分异出不同的学科分支。但是,由于对经济空间均质与否这一属性的认识和处理不同,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空间分析都存在无法回答的难题。

1.经济学中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

经济学中均质空间分析大大简化了分析难度,在一定意义上似乎也没有影响其理论的解释力。胡佛以廖什的研究为例,指出在一个假设的、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差异的世界里,亦即在一块资源均匀分布的平原上,依照逻辑判断会出现何种区位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凭想象推测:(1)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地点;(2)所有活动在整个区域内呈均匀分布(即完全是同质的);(3)经济活动毫无系统模式,而只是随机的散布。然而,实际出现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推测,而是显示出与现实世界中的城镇分布模式的某种相似性

按照胡佛的说法,区域的分异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完全可以在一个均质空间中实现和完成。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也说过,即便地表是完全均质的,城镇依然会产生。

(1)强调自然资源的均质,但忽视了区域性非自然要素的作用

无论是胡佛还是廖什,其假设中都只是特别关注了自然资源的均质化,而没有涉及区域性非自然资源如历史、文化和制度等的作用。而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和制度等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均质假设的方法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区域经济学也需要解释一定空间中城市是如何形成的。传统研究大多将其原因归结为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但是,下述三个原因都与均质空间的假设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

第一,比较利益的存在本身就否认了均质化假设。假如人们的生产能力、所处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完全相等,生产效率完全一样,那就没有可能产生劳动分工,从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优势的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经济学家们在处理空间问题时,一方面做了均质化简化假设,另一方面又强调比较优势和分工与专业化的作用,这样就会存在前后不一的逻辑矛盾。

第二,空间中规模经济的作用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不相容。如果不存在规模经济,产出与投入规模无关,从而商品生产可以在任意的规模情况下靠近消费者分布。此时在没有任何特征、平坦的平原上,人口和生产会均匀地分布,因为集中不仅不会带来好处,相反会因为竞争土地而使地价上升。在空间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保证了企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属性,而这和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分析框架不相容。

第三,用外部性解释聚集经济将区域经济学置于“黑箱”之上。聚集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们普遍使用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聚集经济的形成原因。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在完全均质的空间中,这种外部性从何而来呢?另外,外部性的分析舍弃了基于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分析,聚集经济的成因犹如一个“黑箱”,区域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也被置于这一“黑箱”之上。

(3)“在哪里”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传统经济理论都从不同路径希望解决主流经济学忽视的“在哪里”问题。但是,在哪里聚集、城市究竟在哪里形成等一系列问题依然没有获得满意的解释。克鲁格曼另辟蹊径,在抽象的均质空间中为我们展示了主体空间活动的累积效应如何诱致了空间的非均质结果。对于“在哪里”问题,以克鲁格曼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归结为“历史”和“偶然”,而空间经济的正反馈机制则可能锁定这种偶然事件进而形成累积性优势,产生空间聚集。不可否认,在历史上很多偶然事件确实能够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放大成为一些确定性事件,并形成自我演化。但可以肯定,绝不是所有的空间聚集都可以通过这种“偶然”来解释。为什么文明在“两河”流域最先出现?为什么区域经济一体化率先在欧洲实现?偶然性事件被放大锁定为确定性事件,其背后必然有更加深刻的原因,不对这些深层次原因进行研究,“在哪里”的问题仍然还是悬而未决。

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都表明均质空间假设对于真正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存在不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凸显了要素的功能,要素空间的非均质分布成为这种全球化浪潮下的一个突出景观一技术创新在全球呈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制度创新更是领先于欠发达地区,甚至一些地区的组织行为创新也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仅仅用均质空间假设的分析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浪潮,把均质空间分析与非均质空间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济学特别是新经济地理学从均质的原始空间入手,分析展示了通过经济主体活动从均质向非均质空间演变形成的深刻画面,但是,上述困境的存在表明均质视角的分析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经济学对于要素的分析集中在劳动和资本等非区域性要素上面,这种取向注定了经济学家无法将其分析视角拓展至非均质空间。

2.经济地理学中非均质空间分析的问题(www.xing528.com)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差异的区域(非均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地理学所研究的区域,比较强调其地理特征,与经济学研究的抽象经济空间有所差别。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人地关系、全球化力量和地方化力量关系、区域差异化发展以及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研究对象集中在非均质的空间层面,经济地理学也面临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1)难以回答经济区域是怎样形成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区域,这种经济区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与行政区域相关联的,并且抽象掉了地理特征。在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区域有其形成和演化的内在规律,区域经济学需要对经济区域的形成问题做出正面回答。

作为地理学一个分支的经济地理学,一直将真实世界的地域空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地理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前提。近年来,经济地理学者越来越关注区域问题的研究。这里的区域不同于自然地理的区域空间,而是有着复杂经济关系的经济空间。那么,这个复杂的经济区域是如何形成的?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不同、形态各异的,针对具体的、真实世界的区域研究很难揭示其深层的一般机理。

科学揭示经济区域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必须进行高度的经济抽象假设,抽象出一般意义上的空间,舍弃掉那些对于揭示内在机理无关的一系列具体地理特征,而这种研究方式是善于运用精确描述方法的地理学所难以运用的。

(2)揭示经济区域的微观组织机理时存在困难

经济地理学以真实世界的地域空间为研究对象,使得对经济问题的研究缺乏微观主体的支撑,这就会在揭示经济区域的微观组织机理时存在困难。另外,经济地理学中基本不涉及市场结构的研究和限定。我们知道,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面对不同市场结构其结果完全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致命的问题是其领域的先驱没有明确地说明市场结构。在对传统的区位论进行分析后,克鲁格曼认为,一些经济学家对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批判是正确的,即需求分布、运输成本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等假设不符合现实,似乎是关于几何学的,与经济学无关。因为它没有告诉经济决策主体是谁,以及厂商或企业之间的决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中心地理论并未对市场结构做出任何明确的描述,没有考虑不完全竞争。

概括来说,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虽然经济地理学融合了许多经济学的方法和思想,但是,经济学始于抽象假设,强调演绎的方法毕竟与地理学相距甚远。经济地理学长于描述,表现其对宏观性问题的解释能力,相比而言,对于许多涉及微观问题的经济组织机理研究则显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如高新技术区、临港工业区等一类经济空间,各种不同要素分布呈现很强的均等性,同类或者相关企业也都表现出相同的区位选择指向,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非均质空间不同,这是一种均质空间。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和视角难以将区域和上述功能区的研究实现兼容。由此可见,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始于非均质空间,但强调自然要素的非均质视角对于很多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制度和文化转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尝试将经济学的方法和内容引入其中,拓展非均质的内涵。但是。经济地理学是将要素“嵌入”非均质空间,却无法实现分析框架的统一。

在现实经济中,既存在大量的均质空间现象,也存在大量的非均质空间现象,因此,对于区域经济的分析,我们既要考虑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又要考虑在一定范围内要素的相对均质分布。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分析区域经济问题,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经济空间的特性和本质,揭示要素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内在规律。

(二)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

区域的本质是空间,区域经济学的空间概念是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统一。地理空间包括地上、地下与天空,是指几何学意义上的空间,它体现了空间的自然属性,为经济活动提供场所、道路、位置与环境,规定着经济活动的作用范围与密集度,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基础。

经济空间是指被社会劳动所利用、改造后的地理空间,也就是承载着劳动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生产力运行的前提条件,而经济空间是生产力运行的现实形态。没有地理空间,各种生产要素失去了运行的场所,就不可能有经济空间;但是有了地理空间,如不被社会劳动利用和改造,也形不成现实的生产力,不可能转化为经济空间。地理空间是既定的,变化极小;经济空间是可变的,如果在同一地理空间内投入较多的劳动,增加各种要素的密集度,或加快生产要素的运行速度,经济空间就相对变大。

地理空间是经济空间的自然基础。它规定了经济空间的限度。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定地理空间规定了其所包含的经济空间增大的临界值,一旦所投入要素的密集度超过了地理空间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将导致生产力运行速度减慢,经济效益下降,经济空间也将缩小,即表现出空间集聚不经济的特征。某一地理空间内的经济空间还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可能由小到大,如原来人口稀少,后来发现新的矿藏而形成巨大的工业城市;也可能由大变小,如城市毁弃、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有的国家或地区,地理空间很小,但由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协作,利用他国的技术、资源、劳动力和地理空间而使自己的经济空间变大,如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是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统一。空间要素是稀缺的,其另外一个特征是空间的容纳性,人类需要在地理空间上生存,并投入各种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创造社会财富。将地理空间转化为容纳生产力的经济空间。地理空间将空间研究实体化。这是对空间进行经济研究的前提,而经济空间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纯的地理空间只是一种潜在的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重要的是地理空间范围内各要素的集聚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力运动和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生产关系。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空间范畴,正是这种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空间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