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研究方面,农产品流通理论从属于一般的市场流通理论,存在对现实中流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下降、理论导向功能弱化等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许多传统流通模式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然而在流通研究领域,不管是从经济学还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理论认识都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一)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相关理论
在作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已经把流通问题抽象掉了,但在主流经济学之外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中,流通经济学还保留了一臂之地,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相关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在非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的流通经济学
虽然早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重商主义就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派别,但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后,流通经济学就渐渐远离了主流经济学,开始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或尝试与制度经济学等新兴理论相结合。
(1)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流通经济理论
早在现代经济学形成时期,流通经济理论就得到了高度关注。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将生产和交换联系起来,尤其强调市场交换对社会的作用,注重商品流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古典经济学的重商主义更是以商业资本的活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从货币、商品再到货币的运动过程。该学派代表了早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主张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最重要的形成来源,并提出了通过国际贸易顺差积累金银来促进国家财富增长的思想。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引导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更加重视国际贸易问题。
(2)作为独立理论体系的流通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营销学者主要从分销入手,对流通领域的经济问题展开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以“零售学”为代表的流通理论学派,成为完全独立于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体系。在美国,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发展分销理论,例如在密歇根大学1902年开设的美国工业分销与管理课程中,已经涉及了批发、零售等问题。在东亚,中、日、韩文中所使用的“流通”一词,较为接近西方的“分销”和“国内贸易”等概念,特别是日本的流通理论对各国的影响较大。日本流通论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商业论(商业经济学),战后改名为市场营销论,以后又改名为现代流通论。当代的日本学者对经济领域中的流通理论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他们提出的系统的流通革命理论揭示了流通革命的起因、内在机理、基本形式及其影响。
(3)流通理论与其他新兴理论的结合
很多学者提出了用新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等研究流通问题,但还没有形成体系。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是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组织问题研究的不足,但对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弱。新兴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分工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问题,形式化了很多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该理论基于“专业化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认为分工是经济进步的根源,而交易费用是限制分工的最大障碍,因此主张交易费用是限制经济进步的根源,如何降低交易费用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此外,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流通业联系起来。将聚集经济原理用于对商业的分析,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来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产业组织理论主要通过对商贸流通业的内部治理及外部环境的研究,揭示商贸流通发生的机理。
2.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理论范式的视角来研究流通理论,把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不仅研究了流通的功能,而且把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相结合,揭示了商业资本整体运动的实质。但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交换和流通。
(1)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
马克思把商品流通定义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从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大环节: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纳入统一的流通过程中加以研究,从流通形式、流通作用、流通时间等方面建立了系统的商贸流通理论,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一般规律和流通在社会资本循环与周转中的作用。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至少在两点上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一,流通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方式或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唯一解。而且进入流通的商品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第二。商品流通的两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产权制度及最基本的商业道德。
(2)社会主义理论与流通理论的结合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主张,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特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对生产实行合理的有计划的社会调节,在其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采用了保留商品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并通过实行两种公有制并存的方式,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保留了商品生产与流通,但需要对商品生产进行限制,让其不断缩小直到最终消亡。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继承了苏联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主张。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开始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将有计划地生产和流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由市场来调节。
(二)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www.xing528.com)
农产品流通以批发零售方式为主,一般包括经销、代理、招投标、拍卖、寄售(国际集市)、展览会、商品交易所买卖、返销贸易和自产自销等形式。农产品物流以在批发市场进行落地交易的流通模式为主,而在零售环节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超市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
1.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产品流通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规范化程度相对较高。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很好地调和或解决了人的多元化、广泛性需求与交易方式落后和交易费用高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创造了现代化商品交易方式—虚拟市场。因此,世界各国的都市农产品物流正在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的“战略物流”概念,逐步取代传统的“物流”概念,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对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有关信息的流量和存量实行最佳管理。以下主要介绍美国、法国和日本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1)美国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美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畜禽和水产品的流通主要有三种交易市场,即产销地批发市场、车站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产销地批发市场一般位于产销地中心,生产者收获农产品后运往市场,利用产销地装卸企业的设备进行包装和发货。1930年超级市场作为新的零售方式出现,并逐步发展为连锁经营,同时进入批发领域,从产地和产地批发市场直接进货。生产者或生产者团体在产地将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处理后,直接送往大型超市、零售连锁店或配送中心。新兴的超市连锁经营迅速淘汰了传统的零售商店。美国农产品营销的特点是:第一,农产品生产区域化程度高,形成了玉米、麦、大豆、蔬菜、水果等专业化生产区域,因而农产品产地市场比较集中。第二,美国公路、铁路运输发达,农产品常能迅速运往大城市车站,形成城市农产品集散市场,因此销地批发市场分布在大城市。第三,全美农产品平均78.5%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流通渠道短、环节少、效率高。第四,服务机构齐全。第五,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并举,市场交易以对手交易为主。
(2)法国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法国的传统是在一个城市建一个批发市场,法国的农产品流通网络由9个大规模公益性批发市场和其他中小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组成。法国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批发市场。该市场以法国为中心,把周边西欧诸国纳入商圈运销活动范围,规模极大,流通范围涵盖了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法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点是:第一,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第二,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三,重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第四,农业合作社是巴黎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的中坚力量,它按市场规律经营,负责收购农副产品,在信息、科技、培训等方面积极为农户提供服务,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户取得贷款融资提供方便。
(3)日本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证农民收入及食品安全。为此,日本采取限制农产品进口的政策,主要措施是通过国家垄断贸易、数量限制、动植物检疫以及关税等措施来实现保护本国农业的目的。日本国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复杂,主要包括各类批发市场、供货组织、中间批发商和零售组织等。东京都农产品一般通过两级或两级以上批发渠道后,才能把农产品转移到零售商手中。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与消费者”。日本《批发市场法》禁止中间批发商从事一级批发业务,仅有少数批发商有资格接受产地上市组织等的委托,从事一级批发业务。绝大多数农产品要经过多级批发市场的交易,从而使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但日本农产品物流的公共设施及保鲜、冷藏、运输、仓储、加工等服务体系和设备十分完备,日本的批发市场实现了与全国乃至世界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联网,能够发挥信息中心功能的作用。日本农协是组织日本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组织,约有97%的农户加入了农协,90%的农产品由农协销售,80%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农协采购,85%的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都南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交易的主体方式。
2.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流通处于绝对从属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逐渐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变革进程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代表、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经营为基础、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的农产品市场差距比较明显。
(1)我国城市农产品流通状况
在我国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一直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总量呈现爆发性增长,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的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已现雏形,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专业化的果蔬零售企业。其连锁化发展趋势明显,农产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与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能力增强。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三大现代流通业非常活跃。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门店数量和经营额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各个跨国零售业巨头带着超市等各种先进的经营业态,纷纷抢占我国农产品零售市场。这些巨头在构建进货配送渠道、半成品加工、分级和规格化包装、销售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采用了先进的营销模式,品牌好、信誉高,而且经济实力雄厚。
(2)我国农村农产品流通状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对食品的需求还停留在数量上,一大部分乡村居民组成了低端食品市场的消费主体。与城市市场相比,农村地区粮食生产的商品性很低,肉品消费一半左右为自给自足。农村市场流通渠道不健全,销售网点规模小且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农村相对闭塞的交通环境,阻碍了加工食品进入农村,农民即使有购买高质量农产品的意愿,也没办法在市场上买到,自己生产的物品也无法流通出去。乡村居民大多以土地为生,初级食品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农村的集贸市场是农民交换商品的主要地点,一些直接收获的或经过农民自己加工的食品是农贸市场的主要商品。但近年来,农村的食品供应出现了新的渠道,随着市场的加速发展,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商家开始在服务上动脑筋、下功夫,生产厂家和批发商送货上门、送货下乡成为农村零售商进货的主要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村市场的食品种类,丰富了农村居民的饮食生活,但也为农村食品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隐患。
(3)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完善,传统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不能有效实现农产品的集散和流通。其次,产品流通主体多、小、散,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者仍是实际上的农产品流通主体。第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物流成本高,保鲜技术落后,冷链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第四,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第五,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薄弱,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发布机制不完备,信息化服务人才缺乏,广大农民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应用能力不高,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第六,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缺乏有效监管,主要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以罚代管的现象比较普遍,监管内容随意性较大。那些能给自身带来利益的监管内容,监管部门蜂拥而上,反之则无人问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