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研究的理论也必然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农业经济本身的特点。目前,农业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基于市场经济、基于社会主义理念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三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一)基于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
这方面的理论基本上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并融合于一般的经济理论之中。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
1.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期的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主要从区域地租出发,按照不同的地价区分不同的农业带,并强调了农产品产地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不同影响。目前,学者们在进行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时,仍然沿用了农业发展的区位概念,以便比较分析不同区位中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经济、交通、空间、文化和社会等条件。
2.农业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融合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思想,强调各个地区或国家在资源禀赋条件上存在差异。农业区域分工理论则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资源的区域分布、区域农业的功能和区域市场等角度出发,强调生产力“超优分布”规律作用下的地区生产专业化,主张按照比较优势来确定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专业化部门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并获得本区需要但却不生产的农产品。
3.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改造与诱导技术创新理论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分析农业内部各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另一方面也关注农业与其他涉农产业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将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过渡农业三种类型。舒尔茨认为,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是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以改进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诱导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现代农业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便在投入数量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产量的增长,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基于社会主义理念的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
与基于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研究理论不同的是,基于社会主义理念的农业经济研究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受到了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的强烈影响。大致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1.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农业经济的专门著作主要有马克思早年发表的《论土地国有化》和恩格斯撰写的《法德农民问题》。前者的基本主张包括实行土地国有制和农业生产计划论;后者主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剥夺或赎买来的土地,不是交给私有意识强烈的农民,而是应该建立公有的农场,集中组织农业生产。(www.xing528.com)
2.苏联的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
苏联的农业经济研究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对苏联农业政策的解释来指导实践。该理论突出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注重从“经典著作”出发进行理论的推演,然后设法寻求达到这个最优解的路径。但却从根本上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
3.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农业经济研究理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基本上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农业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化潮流的强烈冲击下,学术界尝试引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并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理论。该理论试图将传统的基于社会主义理念的农业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相结合,来解释如何在保留一定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但主要是在中国农业政策寻求理论解释过程中对引进的理论加以改造,具有较强的政策解释和政策研究倾向。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
前面两类农业经济研究基本理论主要突出的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理论进一步将视野扩大到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范围,从生态环境、多功能和发展中国家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主张。
1.生态农业经济方面的基本理论
这方面的理论主张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进行了修正。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注重生态位、生态适宜性和环境承载力等主张,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和复合农业经济的主张。这些主张的共同点都是强调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经济增长的局限性,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节能减排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2.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这一理论大概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以抗衡以美国为首的地多人少的新大陆农业对土地资源稀缺国家的农业的冲击。该理论主张,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功能,带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该理论提出以后,得到了欧洲和其他希望抗衡新大陆农业的国家和学者的广泛支持。1992年,“农业的多功能”概念还被正式写入了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4章“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第4条中。此外,我国台湾学者在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提出的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发展的所谓“三生农业”理念,应该也源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3.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经济研究的影响
虽然并不存在一个所谓“农业发展经济学理论”,但近年来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经济等学科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最初,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发展为目标,简单套用了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后,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过程中,发展经济学不仅结合了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且将视野深入到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微观经济结构,关注诸多非理性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强调各种不同的基本价值观地融合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意义。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经济的研究兼顾了非经济行为对微观经济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强调社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拉动或阻碍作用,主要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与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等研究有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