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的心理基础与意识过程

现代农业推广的心理基础与意识过程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对客观事物进行处理和改造而想办法、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式意志过程。人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产生的。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动物没有语词,所以,它们的心理活动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意识的水平。

现代农业推广的心理基础与意识过程

(一)心理的实质和人的意识

1.心理的实质

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使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作为主体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活动。主要是脑的活动。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过程中。人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例如,能力主要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的,性格主要是在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例如,兴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态度不相同,性格不同的人,在处理问题时也不同,有的人寻思,有的人犹豫不决。不仅如此,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它们之间也是互不分离、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客观事物有所了解和掌握,就是认识过程。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中,必然对他采取一定的态度,产生一定的主观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的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过程,就是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对客观事物进行处理和改造而想办法、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式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意识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结果。没有认识过程就不会有情感过程,没有情感过程也就不会有意志过程。反过来,一直过程对情感过程又起着控制作用,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难以制约情感过程中各种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情感的产生,就会影响到人的全面丰富的情感的培养,也就必然影响到人的认识过程。情感对各种认识过程产生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不会安于人和肤浅的认识,不顾忌任何困难,去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对认识过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人的生命活力,削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们懒于行动,灰心丧气,不再去积极地认识客观事物,对认识过程产生消极的抑制作用,阻碍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同样,人的个性倾向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总之,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图2-1)。

图2-1 人的心理活动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之所以极其丰富和复杂,不仅因为人有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同时也因为人具有高度发展的极其复杂的心理器官—人脑。人脑是与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由于它在结果上和机能上极其复杂,所以能产生复杂的心理。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能改造客观事物,动物则不同,就是因为人脑和兽脑有本质的不同。

人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产生的。这是长期科学研究的结果。

(3)客观现实心理是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没有客观事物的影响,人就不会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比如没有客观存在的花草树木,人们就不会有关于花草树木的感知、记忆和爱好等心理活动。正像没有一定的事物在镜子面前,镜子里就不会反映出那种事物的形象一样。所以心理是有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他们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很不相同的。大体说来,影响人的心理的客观事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事物,例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等,都是自然事物;另一类是社会事物,例如家庭、学校、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人与人的交往,等等,都是社会事物。这些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构成了人的具体社会生活条件,它是人的心理的主要来源。离开了人的具体的生活条件,就不会产生人的心理。印度“狼孩子”事例就是充分的证明。

(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脑的反射活动。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里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但是,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意识到自身存在,还能意识到客观世界与自身的复杂关系。因此,人总是在实践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应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主动地把客观事物变为观念的东西,积极地探索最好的解决办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可能的有效的行动。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二,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交往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认识、感情的交流,在交流中创造语言。语言的产生,大大加快了心理发展的速度,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水平,帮助人们联合起来共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的社会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社会的政治形态不同,人的社会心理不同;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心理内容也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心里的内容也不断深化。就个体而言,其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的内容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他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活动。

2.意识及其特征

(1)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心理的最高形式,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对现实有目的、有组织的反映形式。语言是意识中的核心因素。人只有在通过语词对自身的存在、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对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的存在进行概括的反映时,才能意识到所反的印象,才能使人对客观现象的反映达到意识的水平。动物没有语词,所以,它们的心理活动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意识的水平。意识是一种认识活动,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他不包括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活动的中的认识方面。它不包括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中的认识方面。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意识不是指单纯的感觉、实践中所有的全部认识活动,它是综合的整体的认识活动。

意识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的心理(高等动物具有意识的萌芽),也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的清醒状态与熟睡、昏迷麻醉状态下的不清醒状态相区别。

(2)意识的起源

意识为人类反映现实的一种最高级形式,从起源上看,是人类社会的劳动的产物。意识作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有规律的联系,也表现在依据对事物的本质与有规律的反映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形成人的自觉性、目的性与能动性的特征。意识的这些特征都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劳动才形成的。意识是一种认识过程。它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不同的种种事物。这里的客观事物不只是外界的事物,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这种对自己状况和活动的认识就是自我意识。

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思维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假如没有思维,人就不会有意识。因为意识所反映的事物不仅有目前的,还有过去的或不在目前的。如何才能使他们联合成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呢?这是要靠思维去实现的。因为思维是跟活跃的,它不仅能认识现场的事物,而且能反映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思维在意识中起着联系作用,使不同时候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思维在意识中的联系作用,既有同时的空间联系,也有先后的时间联系,故能使意识形成一个复合的、完整的图景。有了思维才有意识,思维在人的意识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是意识的核心。意识的起源问题,实质是思维的起源问题。

(3)人的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目的计划性。由于人有意识,人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成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无论做什么事总是由动机、目的、计划、办法等等,而后才行动。例如,制造工具之前,人通过语言活动在头脑中已产生了所要制造的这个工具的典型形象,构成了一个明确的目的物,还可以估计达到目的过程遇到的困难。这种意识的目的计划形式动物所没有的。

第二,主观选择性。认识周围现实的积极的活动者,他经常主动探索周围世界,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首先反映那些对他来说最具有社会生活意义、能达到活动目的东西。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能主动地注视周围的事物,开始直立之后,便能更广泛地、多方面地、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和认识各种事物,从而使心理更快地发展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教育的影响下,人们按照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有选择地反映各种对象、评价各种事物的能力日益发展,意识的主观选择性的特征也就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www.xing528.com)

第三,自觉能动性。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生活中能动的反映。人的意识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实践,人能够把现实中获得的直接印象,通过间接的概括,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经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这种把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是意识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表现。第二方面,人能够主动地调节和支配时间活动,并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自觉能动性的又一种表现。

第四,社会制约性。人的意识在劳动中产生;人的意识和语言不可分割地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意识的内容随着社会的成长而丰富和发展;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二)农民心理的实质和意识

1.农民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条件

(1)农民心理发展的特征

心理发展一般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农民的心理发展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一样,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顺序进行的过程。无论是总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是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受动性到自我调控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例如,从最初的感知、表象发展到思维,从原始的情绪、动作发展到情操和意志行动,从注意、想象、记忆的不随意性发展到随意性,以及从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等。

第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量的不断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一旦出现和形成新质要素,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的复杂的阶段,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有关规律的更替,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与人的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成为心理年龄特征了,它标志着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的水平。

第三,心理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心理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个体差异,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的阶段,表现同一年龄的心理特征。但在发展速度、最后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方面常常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人成熟较早,有的人则开窍较迟;有的人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记忆较擅长,而有的人则在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方面有特长;有的人热情好动,善与人交际,而有的人则喜欢安静独处,不愿合群;有的人思想开放,乐意接受新事物,而有的人比较保守,因循守旧,这些都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表现。

第四,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制约性。由于人的心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因此心理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必然相互制约。知、情、意等心理过程之间,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某个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2)农民心理发展的条件

第一,遗传素质和心理成熟时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由父母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形态、构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等。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人生来就具有语言和思维的潜在能力,之所以能形成人类高度发展的心理,正是通过遗传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生物特征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结果。正常的农民都具有人类健全的素质,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发展水平很高的人。但遗传素质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可能性。生理成熟是指个体经过一个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技能上的成熟的过程。脑的结构和机能的成熟与否对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环境和教育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处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比较而言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社会环境中例如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科学文化、宗教艺术等都对农民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其中最根本的、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随着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农民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还有每个农民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较显著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形成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民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内容及范围等,都是在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决定的。

第三,实践活动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活动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周围现实相互作用,与周围的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农民不是消极地反映周围客观现实,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并融入心理能动地得到发展。实践活动越丰富,心理发展水平越高。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农业生产劳动是最主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提高,生产活动的日益丰富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也不可避免产生和不断扩大,农民与外界的社交也不断增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也就得到不断发展。

2.当前我国多数农民的心理特点

(1)渴求心理

农民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因此,他们获得渴望先进、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对科学技术的热切追求是当前我国农民的共同心理特点。

(2)农本心理

“以农为本”是我国农民长期以来恪守的信条。历史上作为农业大国和历代政府的农本思想,是我国农民的“以农为本”的心理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地区种植业农村产业中的份额已降到次要地位,但不少农民仍认为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是自己的本分,把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决不轻易转让出去;有的农民虽长年以经商、打工、搞企业为主业,却“离乡不离土”,不放弃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农本心理”在客观上有利于稳定种植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但不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和发展多种经营。

(3)自给心理

长期以来小规模且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推行年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品多数自我消费,商品率很低。因此,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往往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的一般物质消费需要。当这些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满足以后,他们对技术的追求观念就会淡化,不愿进行更多的技术改进,不愿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技术需要。

(4)守旧心理

有守旧心理的农民,总喜欢用自己的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事物相比较,他自己没经历过的事,一般很难相信和接受;对于一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陈规陋习,总有一种不愿轻易抛弃的心理。这种固守习惯、排斥新技术的心理,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直接阻力。

(5)惧风险心理

农业生产和经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市场供求及政策的变化,加之规模小、底子薄、后劲不足等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求稳怕乱的心理状态,由于害怕万一采用新技术失败后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今后的生产经营,所以对采用新技术总是谨小慎微,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迟迟下不了决心。

(6)从众心理

农民在寻求经济安全的同时,还本能地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表现为在采用新技术时的从众心理。例如在一项新技术尚未被大多数人接受采用时,尽管自己觉得该项技术不错,但心理上感觉做起来孤立无援,心理上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难以下定决心;相反,当大家一哄而上,尽管自己没有多大兴趣,但看见别人这样做了,自己不做又怕别人笑话,所以也就只好随大流,总觉得大家一起冒险比较安全。

(7)直观现实心理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以直观、近期的效果为依据。例如氮肥施用后叶色变绿,认为有效;而磷肥施用后则无明显叶色变化就认为效果不明显,导致了一些地区重氮轻磷。同样对化肥与有机肥、杀虫剂杀菌剂的态度也是如此。农民也是现实主义者,他要看到技术确实有效才肯采用,对任何技术都要亲自“实践”检验才肯相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