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甘肃省城镇化率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省内不均衡问题突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新型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从目前看,甘肃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不均衡性突出。2017年,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4%,在已公布城镇化率的27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5位,城镇化率水平比西部地区水平低4.7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低12.1个百分点,比世界水平低8.3个百分点。从各市州常住人口与城镇化率关系上看,除省会城市兰州外,其余市州常住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常住人口较多的市州城镇化水平较低,常住人口较少的市州城镇化水平较高。
图5.2 2016年、2017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Wind,世界银行WDI
注:上海、江苏、吉林、云南暂未公布2017年数据。
图5.3 2017年甘肃省市州人口与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2018年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ww.xing528.com)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能带动城乡发展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刺激消费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结束时,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至少达到50%,年均需要提高1.36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
优化城镇布局。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以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组团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集约、绿色、宜居、宜业、智慧城市和特色城镇。做大中心城市,做强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培育特色小城镇,加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加大对农业小镇、工业小镇、旅游小镇的培育和政策支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三挂钩”机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把发展小城镇同调整县域产业布局以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配置向乡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