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中,投入农户或村集体自有资源的重要代表是土地资源。包括农户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村集体荒山荒坡入股等多种形式。土地参与资产收益扶贫的具体方式包括传统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两种方式。土地流转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日臻成熟,本章不再赘述。土地入股是指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股本投入合作社或企业生产,按照固定或浮动方式进行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后,个体不再参与生产决策过程。
土地资源资产的特点是分布广泛,是项目实施中具有普遍性的资产投入类型。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禀赋存在差异,土地资源的价值也存在差距。农村土地资源参与资产收益扶贫,有效盘活了山地、“四荒地”等存量资源,形成了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类资产,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来源,有助于村集体实现经济积累。土地资源的资产化使农户积累了家庭资产,对于农民将承包到户的耕地和林地资源通过流转或入股方式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干预家庭决策,而要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实施。同时,以土地入股参与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土地折算的股本金是以每年的流转费计算还是按照市场交易价格计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从市场规律看,按照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入股是更加符合资本估值的方式,但受制于我国土地赋权工作滞后和土地交易市场不完善,农户以土地入股往往面临着价值被低估的困境。(www.xing528.com)
除土地外,自有资产入股还有多种形式。村集体或农户将其所有的房屋或宅基地入股产业类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在种养类产业项目中,贫困村和农户将闲置房屋作为厂房或仓库入股或出租,获得股份收益或租金收入。在乡村旅游项目中,利用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自主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投标、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闲置房屋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盘活了存量资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