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贫产业发展的关键特点及优化策略

扶贫产业发展的关键特点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扶贫产业发展组织运行机制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具体表现是优化扶贫产业发展环境,依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地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第三个环节是政府扶贫产业资金的支持。同时要改善扶贫产业项目投资、融资环境,整合各类帮扶产业资金,切实解决扶贫产业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四)扶贫产业发展的益贫性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要充分发挥其益贫性。

扶贫产业发展的关键特点及优化策略

扶贫脱贫的过程中,产业扶贫成为贫困地区从“一次性扶贫”迈向“可持续性扶贫”的首要选择。扶贫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持各地区扶贫产业的差异性,体现不同特色,突出各自优势;要运用市场规律选择合适的扶贫产业,保持产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性;要探索扶贫产业的健康运行机制,促进扶贫产业良好可持续发展,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一)扶贫产业的特色化与差异性

所谓扶贫产业的特色化就是指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探索契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确定特色产业,就是要科学分析贫困县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扶贫产业的差异性是指基于不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基础上,由于产品差异、发展方式和市场选择等因素形成的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的产业类型。差异化扶贫产业的不完全替代性保证了贫困地区产业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扶贫产业发展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在选择扶贫产业时,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条件,搞好市场调查、前景预测,遵循市场规律,根据供求关系价值规律和产业竞争理论搞发展,不能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规则盲目发展。只有围绕市场抓产业才能降低风险,真正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在与市场相适应的同时,还要提升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只有拥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稳定发展,从向产量、规模要效益转变成向质量、品牌要效益,为贫困群众的增收提供持久的动力。(www.xing528.com)

(三)扶贫产业发展组织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产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但是产业扶贫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仅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无法完成扶贫脱贫这一终极目标。良好的扶贫产业发展组织运行机制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第一个环节是政府的有效管理。具体表现是优化扶贫产业发展环境,依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地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同时,政府要实施扶贫产业的督查考核机制,动态跟踪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的信息,对产业扶贫进行精准化管理。第二个环节是政府的公共服务有效性。即改善扶贫产业发展相关的配套条件,如水电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以及提供法律咨询等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第三个环节是政府扶贫产业资金的支持。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扶贫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扶贫产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涉农资金要向精准脱贫项目倾斜。同时要改善扶贫产业项目投资融资环境,整合各类帮扶产业资金,切实解决扶贫产业项目融资难的问题。

(四)扶贫产业发展的益贫性

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要充分发挥其益贫性。益贫性是指产业扶贫对穷人的有利程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推进使贫困人口获利大于其他人群。但产业扶贫项目中存在普遍的“精英捕获”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扶富不扶贫”现象,即大量的项目和资金被非贫困人口经营获得,贫困人口并未从中获利,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利益剥夺反而加深了其贫困程度。可以说,产业扶贫在减贫方面的成败关键在于其益贫性,产业扶贫项目要始终将核心放在脱贫上,应该以脱贫成绩作为产业扶贫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在确定产业扶贫项目时,要看产业扶贫项目能不能切实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要看利益分配机制是不是有利于减贫,要看给贫困人口带来多少好处。只有发挥产业扶贫项目的益贫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土地托管、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才能完成产业扶贫项目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