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车耀光(中)、辛学民(右)在延安宝塔山下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生态脆弱,历史上极端贫困。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将近13年时间。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在这里,召开过吴起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瓦窑堡会议,进行过东征、西征、直罗镇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迎来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促成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召开过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七中全会、洛川会议,毛主席写下并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不朽的名篇,还进行了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整党运动等等。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值得回忆和纪念的大事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延安时期,延河两岸散落着多所学校,当地百姓称它们为“窑洞大学”,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抗日军政大学,还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30多所院校,其中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忆当年,延安汇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热血青年和精英分子,他们有的来自富裕家庭,有的来自学校学堂,更有的曾出国留洋,许多人饱读诗书,有良田房产,无温饱之虞,可谓前程似锦。但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坚定的信念,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来到了延安,追寻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青春之歌。正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擎团结抗战的伟大旗帜,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www.xing528.com)
几十年后的1969年初,也是在陕北,在距离延安100多华里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足迹。那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从一个略懂世事的少年成长为逐渐成熟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在这里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参观了梁家河的村史馆,看过了总书记当年住过的知青窑洞,看到了他睡过的土炕、盖过的花被子、用过的煤油灯和读过的书。看着习近平曾用稚嫩的肩膀挑粪、挑粮的担子,带领社员们修起的淤地坝,打出的第一眼井,修建起的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办起的铁业社、缝纫组和代销店等等,我们几个人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优越的京城生活到艰苦的陕北农村,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是什么样的理想滋润照亮了他的心田,使他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年龄段里,就立下了以人民为中心,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在想,在那么一个偏僻、艰苦的地方,总书记应该是感受到了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信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不仅奠定了习近平总书记接受插队生活艰苦磨炼的思想基础,更坚定了他终身信仰并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意志。
矗立在南泥湾的中国共产党党徽(2021年5月作者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