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后,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自勉自励的习文,题目是《高考落选者三戒》。1981年夏天,我心血来潮,找出底稿修改后,同与我经常合作写稿的后留名府公社同事徐朝同志商量,将这篇稿子邮寄到《河北日报》编辑部,居然在1981年8月9日的《河北日报》第二版全文刊登了,题目未变,原文如下:
限于我国目前高校招生的条件,每年终将有大部分应考青年落选。有些青年能够正确对待,也有些青年一旦落选,便消沉、颓丧,一蹶不振,从此安于平庸度生。在这里我要向这些人进言三戒。
一戒自暴自弃。高考落选的青年,最应当警惕和反对的就是“自暴自弃”。有了这种悲观情绪,必然导致日后虚度年华,终生无所作为。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真才实学,而不能只图挂个“金招牌”,进不进大学和将来自己的学问造就如何并无绝对关系,无非是进大学做学问的条件优越一些,靠自学做学问困难些罢了。尽管现在上大学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但未被录取而学习成绩高于已被录取的也不乏其人。一个人一生学问的深浅、本领的高低、贡献的大小,将取决于自己的长期努力,绝不是定型于考没考进大学。我省涿鹿县温泉屯大队的程有志,没进过大学,不照样在农村干出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吗?湖南机床厂工人王晓星七七年高考未被录取,不照样奋斗成才,当上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师吗?读一读《中国青年》今年第十一、十二期刊登的江苏省建湖县上岗大队初中毕业的皋宇飙,坚持业余自学十二年,考取了江苏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的事迹,则更是令人振奋的。列举这些绝不是否定办大学的重要性,而是说,我们决不能以是否考上了大学来论一生的成败。如果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自轻自贱,这就完全失掉了有志青年应有的魄力和志气。马克思说过,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地同自暴自弃决裂,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力,重整旗鼓,立志奋斗成才。
二戒朝三暮四。高考落选,须安下心来,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权衡个人及环境的各方面因素,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奋斗方向,然后,咬定目标不彷徨,持之以恒,顽强地从眼前的现实中踩出一条远行的路,这期间,最忌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尽早立定志愿,确定目标,这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农业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你准备钻哪一项?或者是想搞文学创作,或者是深钻某项技术?要尽快找到突击方向,以便早日进入战斗,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社会职业而妄自菲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有志者大显身手的场地。据报载:上海生物研究所猴房饲养员钱松明,悉心养猴24年,掌握了养猴的学问,被提升为工程师。四川蓬安县医院清洁工沈前明,坚持灭鼠26年,与他的同伴一起创造灭鼠方法达23种之多,被一个医学院特约为研究员。一个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有限,倘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固然很好,但如果由于个人的条件和能力所限,成不了“大的”,那么,就踏踏实实下些功夫成一些“小的”,精通一小门,在这一小门中出类拔萃,也算为社会尽心尽力了。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立志于此,明天立志于彼,看到别人发表小说,就想搞文学;看到别人成了会计师就想去学打算盘。我们决不能只是羡慕人家,而迟迟不能决定自己朝什么方向努力。有许多并非无志的人,把“志” 消耗在朝三暮四、左顾右盼之中。却从没付诸实践,到头来没有一行专深的本领,待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鉴于此,我诚心相劝高考落选者立志莫犹豫,选择一行,猛攻一点,矢志不渝,坚持下去。(www.xing528.com)
三戒半途而废。如果我们已经确立了奋斗目标,那么,还需做好“艰苦奋斗几十年,不畏劳苦攻难关” 的精神准备。不奠定这样一个思想基础,即使初立志时雄心勃勃,一遇难关,也会败下阵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具有坚强的恒心和顽强毅力的,也从来没有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侥幸取胜的。那些“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人,都有“十年寒窗”的艰苦岁月。我们在看到“名人”眩目的成绩时,更应看到他们脚踏实地的艰苦劳动和成功前的煎熬及曲折道路上的艰难步履。在他们通往成功的路上,如果遇到挫折就“半途而废”,那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也会使希望破灭,这种功亏一篑者是殊为可惜的,这也是志大骨软的表现。真正的有心青年,一旦立志,就应有一股子干不出名堂决不罢休的志气,在起点与目标之路上,逢山过山,逢海跨海,百折不挠,坚持数年,就一定会得到成绩的报答。
很多走向社会的老青年,已经醒悟到他们在青少年时错过了那段好光阴,他们恨不得把已过去的时光揪回来,再按照不同的方式重新去度过。高考落选的朋友们,趁着年岁尚轻,赶快做个安排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