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大规模接收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从1969年1月开始的。我县的知青下乡工作从1969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历时十年。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9年到1973年主要是接收外省市的知青。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的指示,河北省承担了天津市战备人口疏散任务。县建立了战备疏散人口安置指挥部,天津成立了“天津市驻河北省知青学访团衡水地区分团”,县革命委员会要求有关公社、大队革委会过细地做工作,圆满完成这一政治任务。最大一次是1969年11月接收两批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第一批分配到安陵、前村、连镇、十王殿、北留智、后留名府、野林庄7个公社。第二批分配到广川、河渠、梁集、赵官寺、西路古庄、温城、青兰、隆兴、王瞳9个公社。1970年7月,又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内蒙古等大中城市分散还乡的一批知识青年。到同年底,全县接收安置知识青年836人。之后的几年中,又有北京、天津等地知识青年到我县农村插队落户,分布在全县33个公社。这些知青在景县下乡的时间长短不同,在我县农村与广大社员一起战天斗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1973年有一些人陆续通过参军、就业、病退回了城,有一些人坚持的时间长一些。第三公社从1969年1月到1970年夏天共接收了以天津市为主的64名知识青年,其中七南大队19人。第二阶段:从1974年到1977年,我县在接收县外知青的同时,主要安置本县的城镇非农业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一直到1979年,县内知青才陆续安置就业离开农村。
1973年6月12日,县委出台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城镇的初、高中毕业生,凡年满16周岁的,除一部分升学当兵,国家必须招用的和少数因特殊情况(即严重病残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已经下乡剩下的一个子女)需要照顾的以外,都要动员他们到农村去。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不能随意在应当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招收工人和其他人员。征兵、招工、招生时,要从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中征招。坚持由知青小组评议,贫下中农推荐和领导批准的方法,严禁“走后门”。应下乡的知青,不论本届或往届毕业生,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一律不准招收他们当合同工和临时工。凡下乡知青迁移户口、升学、征兵和安排工作,均需经地、县“知青办”同意。凡是有下乡知识青年的大队,都要建立健全由干部(包括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老贫农和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参加的“三结合”领导小组,抓好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我县的知识青年下乡,主要采取集体插队的形式,都是安置到政治条件好、领导力量强、生产条件比较好的社队。非知青点的知青人数要求适当集中,一个大队不少于十几个人,一个生产队不少于四、五个人。县委成立了由一名副书记分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并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作为县委的常设机构。要求各公社党委都有一名副书记主管,并确定一名强有力的脱产干部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同年9月6日,县委对我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了具体安排。按照《河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办法》,提出了统筹解决下乡知青在吃饭、住房、治病、烧柴等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见。主要是帮助下乡知识青年尽快实现生活自给有余。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同时妥善安排好知青们的农活,解决同工不同酬和分配不兑现问题,帮助知青点办好集体伙食,发展养猪、养鸡、养兔等副业。当时下乡知青的口粮标准不低于当地单身劳力的实际吃粮水平。县委1970年规定下乡知青的口粮指标,每月为40斤到45斤,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余粮队由大队补助,缺粮队由国家补助差额部分。在以后的年份中,这个标准又有了提高。
1973年12月10日至14日,县委召开了历时5天的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会议,县委书记王进山致开幕词,县委副书记张崇礼讲话,全县全体下乡知青、农村大队干部代表、贫下中农代表,还有县直各单位和各公社负责知青工作的干部共计55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总结交流了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大有作为的经验,会上有5名同志发言,还请了革命老前辈和老贫农讲了话。会议要求广大知青要正确处理认真看书学习与改造世界观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的关系,正确摆布革命与生产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个人自觉革命的关系。要求各级党组织落实好党对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政策,更好地发挥下乡知识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www.xing528.com)
1974年5月,为检查落实中央21号、30号文件及省委72号文件的执行情况,按上级要求,我县“知青办”组织了一个调查组,深入到有集体插队的连镇、安陵、十王殿、八里庄、留智庙、北留智、第三、前村、后留名府等9个公社和一个有回乡知识青年的洚河流公社,共88个大队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听汇报、访问、开座谈会,了解到一些好典型,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知青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同年省要求各级党委把建设知青点规划与农业学大寨规划结合起来,优先将知青点所在社队建成大寨式先进单位。全省计划建设5000个知青集中安置点,要求各地、县分期分批建成。9月3日,我县召开知青工作会议,要求学习湖南株洲经验,调动城乡两个积极性,本着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精神,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知青办”与县计划、农林、文教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1975年到1980年知青下乡规划。规划中包括厂社挂钩,搞好知青点建设等问题,要求把下乡知青点办成社会主义先进农业单位,办成亦农、亦工、亦学、亦兵的大学校。
我县从1974年开始,在县农业局良繁场开始集中安置本县的知青下乡,1975年在高堡公社西刘高堡大队建设了知青点,1976年在后留名府公社魁星庄大队和第三公社七南大队建成了两个知青点,1977年在杜桥公社大周庄大队建设了知青点。县、公社、大队为这些知青点搞了基本建设,有独立的场所,建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宿舍,配备了公共用品,同时县里还为这些知青点各选派了一名脱产干部驻点负责。这些知青点在成批下乡到这里之前,都安置过零散的插队或回乡知青。这几个知青点建成后,县里对这几个大队的生产发展更加重视了。在知青安置形式上,始终坚持以集体插队为主,投亲靠友为辅。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68年到1978年,景县共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542人,其中本县籍452人,外地1090人,外地知青以京津为多,其中天津籍563人,北京籍38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