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魁星庄养猪业的成功发展历程

魁星庄养猪业的成功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贯彻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信、推广魁星庄生产队的养猪经验,成为吴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决定指出,魁星庄生产队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是我县高速度发展养猪业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高速度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面光辉旗帜。魁星庄生产队的养猪经验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11月2日《人民日报》做了全面报道,中央批转了他们的经验,河北日报也登载了长篇文章,天津市委发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习的通知。

魁星庄养猪业的成功发展历程

“三县合一”时期,正处于国家极度困难时期,缺粮少肉,急需发展畜牧业。吴桥县王谦寺公社魁星庄村(现隶属后留名府乡)由于土质沙性大,肥料不足,历来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贫困。从1956年到1958年,粮食年产量都在8万斤左右,每年需要国家供应2万多斤口粮。1958年,村干部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按照往年养猪积肥,肥多粮多的经验,决定发展集体养猪。要养猪必须有仔猪,只靠仅有的一头母猪繁殖太慢,经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群众民主协商,决定自力更生筹款买母猪。驻村干部、王谦寺公社留府管理区总支书记冯德振把积存的50元钱借给生产队,队长张鹤峰投了两口棺材木料,大部分社员都投了资,共投木料、首饰、估衣等200多件,折款490元,冯德振同志又从别处转借了90元,支援他们。魁星庄用这些集资款买了100多头母猪,然后发动社员们凑了砖头、木材,用高粱秸秆自己动手建起40多个简易猪圈,自养母猪搞繁育,当年养猪190多头。到1959年下半年时,猪只发展到257头(户均6头),肥料增加一倍多,粮食单产显著增加,加之开发了一些撂荒地、废弃地和河渠沟坡等,总耕地面积也大有增加,粮食总产翻了一番,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第一次卖给国家余粮4万斤。1959年9月,天津畜牧局局长陈宝玉带领工作人员到魁星庄生产队,调查发展养猪情况,起草了《大干一年,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积肥改变贫困面貌》的调查报告,并在天津召开了养猪现场会,推广魁星庄的养猪经验。后来,这篇报告经过修改审定,上报到中央。1959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看到了这个材料,给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写了一封长信,简称“批示信”,提出“全国都应当仿照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人民公社的办法办理”。同年11月4日,中央批转魁星庄经验,在全国农业战线引起巨大反响。

贯彻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信、推广魁星庄生产队的养猪经验,成为吴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1959年11月15日,中共吴桥县委做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习王谦寺公社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经验的决定》。决定说,魁星庄生产队是一个41户的小村,全村189人,耕种着933亩土地,过去由于“村小、地坏、粪少、产量低”,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合作化后,虽然生产有所发展,但粮食产量仍然增长很慢,每年全村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粮食靠国家供应。1958年,这个生产队的人们在总路线、公社化与跃进的鼓舞下,立大志、下决心,大干一年翻了身。养猪由公社化前的17头,现在已发展到572头,每户平均13.9头,每人平均3头多;羊、鸡、大牲畜的数量也有了很快地发展。由于猪只等家畜家禽的大发展,所以肥料数量多、质量高。因此,今年粮食产量增长了一倍以上,穷队变成了富队。决定指出,魁星庄生产队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是我县高速度发展养猪业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高速度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们最基本的经验有四条:树雄心、立大志,有干劲;眼睛向下,依靠与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办事;抓饲料管理。魁星庄生产队的养猪经验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11月2日《人民日报》做了全面报道,中央批转了他们的经验,河北日报也登载了长篇文章,天津市委发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习的通知。据此,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一个广泛深入地学、赶、超魁星庄生产队的群众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总结交流经验,促进畜牧生产大发展,做到社社订计划、队队增措施、人人鼓干劲、到处争上游。要求各公社、管理区有专人负责养猪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培养出突出典型;各生产队要奋发图强,立下雄心大志,在现有的基础上,来一个特大的跃进,争取提前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要求,达到猪多、肥多、粮多,促进农业高速发展,提早实现“四化”,彻底改变贫穷面貌。

1959年11月23日,吴桥县委印发《学习魁星庄的干劲,运用魁星庄经验,苏官营生产队实现了一亩地一头猪》和《赵辛庄生产队养猪积肥的基本经验》两份材料。11月25日,王瞳公社野林庄大队党支部向全县介绍了他们的养猪经验。吴桥县委总结野林庄大队建立以养猪积肥为主的积肥基地经验,并向天津市委做出专题报告。1960年2月11日,吴桥县委召开全县畜牧生产比武大会。2月12日,吴桥县委就畜牧生产开展情况向天津市委、天津市农村工委做出专题报告。3月1日,吴桥县委书记处书记许云华在有关会议上作了题为《八字措施一齐抓,养猪事业大发展》的讲话。1960年3月5日,吴桥县委第一书记彭广峰向天津市委第一书记赵克写信,汇报了在魁星庄生产队调查研究情况。4月7日,吴桥县委印发《关于高速度发展大畜牧的指示》。6月19日,吴桥县委印发《关于整顿巩固集体猪场的几点意见》。8月20日,吴桥县委批转王谦寺公社保护与繁殖牲畜暂行规章(草案)。10月27日,吴桥县委书记处书记梁希勤在全县三级畜牧书记会议上作结论讲话,对1961年全县畜牧业工作提出具体意见。12月25日,梁希勤在吴桥县委召开的全县畜牧书记会议上作了题为《提高认识、大鼓干劲、迅速掀起畜牧生产新高潮》的报告。1960年底,猪只发展到1252头。由于猪多肥多,粮食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到26万斤。吴桥县委办公室总结魁星庄生产队的新经验,题目为《多养猪、多积肥,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魁星庄生产队总结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经验》。

从1961年开始,受三年经济困难影响,集体养猪业逐渐下滑,到1965年集体养猪仅剩36头。1966年11月,曾到魁星庄参观过的黑龙江省五常县寄来了毛主席的“批示信”,这是魁星庄人第一次见到“批示信”,干部社员群情振奋。这年秋冬,村里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养猪专业队伍。借冬闲之机干部群众一起动手,利用旧猪圈的砖头,又重新建起了32个猪圈,还集资800多元,搞起了粉坊、油坊和豆腐坊,用副业收入购买优质种猪自繁自养,解决了仔猪问题。组织20多名青壮年劳力去各村采集野菜、茅根等,连同本村的植物秸秆、粉渣等解决饲料问题,到1967年秋全村集体养猪282头。1970年,魁星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桂芝,以河北省先进单位代表身份参加了北方14省农业会议,同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参加国庆观礼。1973年,魁星庄大队的粮食亩产903斤,集体养猪存栏358头,户均6.9头。1974年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6月18日,中共景县县委做出《认真学习、落实毛主席批示信,迅速推开魁星庄养猪经验的决定》;6月22日,景县革命委员会制定1974年至1977年发展养猪规划。7月1日,国家农林部在景县县城召开“十九省、市、区养猪生产会议”,参加大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局、畜牧局的局长、副局长共计150余人。国家农林部副部长罗玉川、河北省委书记马力、衡水地委副书记韩培甫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魁星庄养猪场,听取了魁星庄大队、山东省阳谷县石门宋大队、浙江省兰溪县上华大队、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公社等25个单位的经验介绍,最后罗玉川副部长作了总结讲话。这次养猪会议之后,河北省农林局随即在景县县城召开了全省猪只生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计150多人。大会学习贯彻了毛主席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要求落实好国家农林部养猪会议精神。1976年,全县猪只存栏为14.8万头,集体养猪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基本上队队养猪,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上百头。1976年12月,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全国畜牧业展览”,衡水地委和景县县委制作了“魁星庄养猪场缩影”沙盘,供人们参观。1977年10月31日,地委在魁星庄召开“纪念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业批示十八周年”群众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景县县委、县革委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公社副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魁星庄大队的干部、社员和参加地区养猪工作会议的各县县委的负责人、地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共1500多人。从1959年底到改革开放前,先后到魁星庄养猪场参观学习的除河北省各地市外,还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干部群众。魁星庄大队的养猪经验对本地区及全国的养猪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魁星庄养猪场

到1979年,我去后留名府公社工作时,魁星庄集体养猪业已开始走下坡路。1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魁星庄集体养猪转为户养,村里将养猪场承包给村民张海波经营。1986年,曾经给魁星庄人带来无限自豪的集体养猪场走完了它近30年的辉煌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