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恢复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推动下,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景县迈入新阶段:成果与展望

恢复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推动下,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景县迈入新阶段:成果与展望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景县对传统文化和董仲舒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一时期,对董仲舒的研究颠倒了是非,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董仲舒研究工作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得以正常开展。在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方面。文教干部刘月峰对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作了详细标注,推动了董子思想研究工作的开展。在董仲舒故里、年谱、世系研究方面。

恢复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推动下,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景县迈入新阶段:成果与展望

景县是董仲舒故乡。家乡人民对董仲舒的敬仰、学习及研究,历经数代,从未间断。研究文章散见于诸多史籍之中。崇仰的祠堂、书院在景县各个朝代均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对董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左”倾思想的束缚。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景县对传统文化和董仲舒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为打造“文化名县”、建设“文化景州”,加大了董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学术研究走向社会、走向应用领域,对董子学说内容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把研究和利用董仲舒服务于现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今人,推上一个新台阶。

我的童蒙岁月,正赶上狂飙猛进的年代。真正让我知道故乡有这样一位名人,并让景县人家喻户晓的机缘,是那场鼓噪一时的“批林批孔批大儒”的政治运动。景县组织对董仲舒的研究活动,就是从“文革”时期批判董仲舒开始的。1973年,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展开,董仲舒的故乡景县大董故庄成为“批林批孔批董仲舒”的一个中心。1973年冬,中共衡水地委、景县县委分别派出工作组进驻景县大董故庄,帮助农民进行“批林批孔批董仲舒”活动。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也组织部分教师和工农兵学员,来大董故庄参加批判。1974年1月28日,中共衡水地委办公室向地直和各县下发了《孔孟之道的吹鼓手——董仲舒家乡情况的调查》。2月1日,《红旗》杂志第二期发表景县董故庄大队党支部的文章《林彪和董仲舒是一个窝里的蝎子》,硬是把西汉大儒董仲舒和当代的林彪扯在一起进行牵强附会的批判。5月,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衡水地委编的《林彪吹捧董仲舒是为了复辟》一书。1976年1月,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景县大董故庄大队贫下中农理论组编的《儒法斗争三字文》。那一时期,对董仲舒的研究颠倒了是非,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正是从那时公开发行的批判资料中,我后来知道,董仲舒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向汉武帝提出“天人三策”,把儒学思想发扬光大,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使“以人为本”的王道政治由空想变成现实,使孔子的儒家学说由在野而登上了大雅之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和历史地位重新得到肯定,董子爷也重新受到家乡人公开的尊崇和供奉。董仲舒研究工作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得以正常开展。

在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方面。1989年,在全国教育志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教育志常务副主编甄树椿教授提议并支持下,景县教育志编纂人员进行董仲舒研究资料的篇目设计,日夜兼程收集资料,先后到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景县、枣强故城档案馆查阅资料,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反复论证,理清了董仲舒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教育思想脉络。编纂人员经三易其稿,12月刊印成书,出版了第一本董仲舒研究的专业书籍——《景县教育史志资料——董仲舒研究》。该书从董仲舒的出身、年谱、思想体系、诗词碑文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作为《河北省教育史志资料》专辑第一期刊出。全书共十二篇计15万余字,主要有景县文教干部刘月峰选辑的“董仲舒生平与著述”,撰述的“董仲舒年谱考略”“故里考”“墓”等文章;文教局干部刘玉珩、郑文彦选注的“董仲舒教育思想”;文教局副局长王永祥撰写的“董仲舒家法传授系统”;文教局干部刘宪华选辑的“董仲舒祠堂”;孟庆安选注的关于董仲舒的“记·碑文”;薛永春选注的“序·跋·题辞”;韩一鸣选注的“故里诗·下马陵诗”;郑文彦、刘玉珩选辑的“诸家评论”等。该书的出版为董仲舒研究者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参考资料,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了解董仲舒的窗口。

在董仲舒著作编译与注释方面。原县政协主席邓文华作的“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译注”,对董仲舒的治国理念、学术思想分三部作了详细的注解。《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通过分析周朝的兴衰,阐述了改革新政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定新政策取代旧政策,顺天应民的主张。其中既有提倡教育、以德治国的建议,也有万物归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对策》最后总结“凡是不在《礼》《乐》《诗》《书》《易》《春秋》等六科范围之内,不属于孔子学说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应禁止传播和泛滥,禁止它们与孔子学说共同发展。邪恶不正确的学说不存在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可以统一固定、法令制度就会清楚明确,人民也就知道怎样去做了。”体现了其“独尊儒术”的主张。文教干部刘月峰对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作了详细标注,推动了董子思想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董仲舒故里、年谱、世系研究方面。刘月峰先生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对文物古迹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写出了《董仲舒故里考》 《董仲舒年谱》《董仲舒家族世系考略》等文章。《董仲舒故里考》通过列举《史记》《汉书》《元史》等大量的历史资料,逐一证实了董仲舒为景县广川大董故庄人。《人民日报》1994年4月22日第四版载文《兴平发现董仲舒故居遗址》,称: “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河北景县广川镇人。”《董仲舒年谱》中,记载了从董仲舒出生至病逝期间,汉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董仲舒家族世系考略》一文,作者从《左传》中董姓的来源,到董仲舒世系,详细地作了研究说明,最后还提供了董仲舒世系研究方面的几条线索。1996年,《光明日报》报道了“千古第一村”流坑董氏情况。为弄清流坑董氏同董仲舒的关系,县委派邓文华、高世忠到流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二人撰写了《董仲舒后裔在江西流坑繁衍情况考略》一文,作者从江西乐安市流坑村的历史、发展历程、流坑建筑结构,逐一进行了考证研究。介绍了董氏从唐至今一千余年的发展史。为进一步了解董仲舒后裔的情况,邓文华经过对陕西兴平市南位乡策村的考察,撰写了《董子后裔在茂陵》一文,对董仲舒迁到长安茂陵及后裔的繁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掘。(www.xing528.com)

在学术论文及著作方面。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景州学子夏自正的文章《董子学说的突出贡献》,把董仲舒学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说明。邓文华先生的论文《关于董仲舒的几个问题》,分别对董仲舒故里的争论、景县的董子祠和董子书院、景州董子书院何以被毁、解开董仲舒墓的谜团、董仲舒的为官之路、董仲舒的后世子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另一论文《<公羊春秋>与董仲舒‘三策’》中,通过治《春秋》成就美名、崇《公羊》独领风骚,“一策”为倡德政、“二策” 为言任贤、“三策”为黜百家、儒学鼎新汉政、“三策”的哲学基础等几部分内容,对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做了细致的分析。其论文《董子思想的师承和传人》从董子思想的师承关系、董仲舒的后学弟子、董子公羊学受到推崇的原因几个方面,分析了董子学术思想的师承和传人。董书尧先生的《从后人题诗来看董仲舒》,从后人对董仲舒的大量诗词题咏中,分析了董子思想在封建王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刘月峰先生的论文《董仲舒崇本思想初探》,介绍了董子学说中以人为本思想和改革新政、兴办学校、知与行论等进步学说所起的历史作用。其论文《董仲舒生平考略》,从生地与生年、对策之年、废为中大夫之年、主父偃陷害之年、卒地与葬地等方面对董仲舒生平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刘月峰的论文还有《董仲舒家法传授系统》等。刘月峰、吴洪起的《董仲舒在故里的古今影响》,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反映了董仲舒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李秉文先生的《简析董子思想的时代意义》,从董仲舒致力“修学”、对秦汉时期分析论断、建立有序社会、表达百姓利益四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董子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到目前,景县已出版发行研究董仲舒的著作有《董仲舒文化研究》 《哲学家董仲舒》 《董子浅论》 《民本思想家董子评传》《董仲舒与董氏渊源论丛》《读董学札记》《读董学琐记》《读董学谨记》《初读董子》《董子名言名句》等十多部。

在董仲舒行踪研究方面。李秉文先生的《董刘关系审视》,从汉武帝徙董仲舒看坟、截然不同的思想分野、汉武非用董仲舒、刘彻对董子施尽权术几个方面,对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作者得出“刘彻欺诈弄术,制造了董子人生厄运,遏制了其思想的进步作用”的结论。王金瑞、王荣勋的《董仲舒在扬州》,通过对扬州的实地考察,分析论证了董仲舒对扬州所做的贡献,以及后代对董仲舒的怀念。

在碑记研究方面。原县政协主席邓文华作了大量有关董仲舒的碑记研究工作,其评注的有马中锡《重建儒学碑记》、李光地《重修董子祠堂碑记》、魏廷珍《重修董子祠碑记》、屈成霖《重修大成殿董子祠碑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