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活跃起来,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商业纷纷参与市场经营。首先是原来国有商业的百货公司、五金公司、食品公司、糖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受到冲击。这一时期,个体商业主要是个人经营的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经营方式多种多样,他们的经营活动弥补了国营商业的不足,方便了群众。1982年,开始推行利润大包干、利润定额超额分成、联销计酬、工资浮动等管理办法。三级批发企业开始冲破商品购进地域界限,计划外采购适销对路商品。1984年,进一步强调“包”字进店、进厂,把企业效益和干部职工收入挂起钩来,提高了经济效益。我县的商业单位和摊点(含供销系统)达到447个,国营商业零售单位39个,国营商品(含供销系统)纯购进总值达1123万元。1985年,国营商业流通体制改革启动,所属的百货、五金、糖酒等专业批发公司实行以批发为主、批零兼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的体制。这一年国营商业下属零售企业有百货商场、五金商店,食品公司两个门市部,25个购销点,石油公司有综合加油站和安陵、龙华两个油库,饮食服务公司下属饭店4个,门市部3个,还有照相、理发、旅馆各1个。1988年1月,商业系统下属8个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歉收自补”方式,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适当分离。
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景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行国有商业体制改革,流通领域开放力度加大,私营个体商业发展迅速。这时的县商业局仍是县政府常设工作机构,内设办公室、劳动人事股、财务股、工业股、商管股,下属18个企业。之后,全县商业系统批发零售企业全面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景州商厦、百货商场、百货大楼、商业大楼、五金商店相继引入了个体经营机制,由企业提供经营场地、柜台,职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厂则实行租赁承包经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县商业网点发展到289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4919万元,共有城乡集贸市场31个,粮食专业市场15个,蔬菜批发销售专业市场4个,县城内建有1个占地200多亩的景州贸易市场,建有景州商厦、华兴商城、百货大楼等5个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1996年11月机构改革,县商业局更名为商业总公司,改为县政府直属企业单位。2002年6月调整为经济实体单位。2004年3月,商业系统本着“因企制宜、有利发展、稳定大局”的原则,以县产权制度改革精神为指导,以优化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完成了龙华、安陵批发站、软木厂、合金铸造厂的改制。2005年,又采用“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的方式,对辉煌、华兴、嘉信、食品公司、调味厂进行了改制,通过资产重组,统一核算,股份制改造,拓宽商业发展道路,着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改制以后,既保持了现有商业设施的完善,又延续了企业的经营链条。同时,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兴建各种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少环节、竞相发展的商品市场新格局。2010年3月,县商业总公司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