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规划:外包合作方案的实施成果

人力资源规划:外包合作方案的实施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将梯队方案有效推进,事业部还与人力资源部进行了约定,一旦二线队员成为一线队员,岗位同步晋升、工薪同步跟上。为此,可以将这样的工作外包出去,委托人力资源部门寻找合作的外包公司,提前签订框架协议,确定每个级别人员的价格。根据项目计划,向外包厂商发出需求,获得人力资源之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步加入项目。

人力资源规划:外包合作方案的实施成果

报派工系统解决了人员的查找、派工、预测问题,并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资源调配角度已经进了一大步。但是,业务规模扩大了,补充人员是必要的。资源的缺口怎么解决,特别是怎么满足动态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仍是个问题。

通过大家的分析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员都需要通过招聘解决。从使用频度和获取的难度看,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成了四类,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特点和解决方法,如图10-2所示。

978-7-111-56792-9-Chapter10-2.jpg

图10-2 人力资源分类

第一类,长期使用又不好获得的资源,比如系统分析员、咨询顾问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架构师等角色。他们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即使招聘进来也不能马上用,需要在现有的项目中培养。对于这样的资源要求,事业部提前在项目中物色骨干、建立梯队。一线梯队每人负责培养1~2名可以随时接替自己的“影子”,影子形成二线梯队。一旦事业部有骨干的用人需求,则将一线的骨干调出,用二线梯队人员接替,或者调出二线梯队人员,到新项目中担任一线梯队的角色,以有序地培养和输出骨干人员。为了将梯队方案有效推进,事业部还与人力资源部进行了约定,一旦二线队员成为一线队员,岗位同步晋升、工薪同步跟上。这样,在组织中形成了非常积极的学习氛围。项目经理虽然要不断输出骨干,但是他们非常愿意利用这样的方式为下属的员工寻找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成长。

第二类,长期使用,但比较容易获得。比如程序员,测试员,初级顾问。这些人员只要具备比较好的专业知识,通过适当的培训就可以上手。而且,第二类人员是第一类人员的基础,需要不断从中选拔和培养,将他们提升为一类人员。对于这些人员,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大量储备。例如,公司提供部分专业培训课程,放在高校的大三进行,大四的时候从高校招聘培训过的学生作为见习工程师到公司,进行模拟实战培训,然后进入项目组中实习。实习后根据表现情况随时签约,这样大大缩短了招聘和培训周期,人员储备比较充足。

第三类,短期使用,但是比较好找的资源。比如测试时需要短期使用的数据录入员,一些简单界面的规模化开发人员。这样的人员不需要大量保有。为此,可以将这样的工作外包出去,委托人力资源部门寻找合作的外包公司,提前签订框架协议,确定每个级别人员的价格。使用的时候,不必再商谈商务,直接按照框架协议中预定的价格就可以大量获取资源。事业部需要准备清晰的导入培训课程,确保人员到位后通过短暂的培训就可以上手。

第四类,一些短期使用、比较稀缺的资源。典型代表是专家资源,往往在关键的时候才会使用,同时又很难找。对于专家资源,在组织层面共享,统一调度和管理,确保使用在最关键的点上。同时,从外部聘请一些兼职专家建立一个专家库,急需的时候通过劳务的方式聘用,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充足的资源。(www.xing528.com)

因此,这样规划下来,人力招聘的重点是一类的初级人员和二类的高级人员,这两类人员招聘的难度并不大。而人员储备中最重要的工作,反而是转移到了对一类人员的梯队建设和人员培养上了。

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如果组建一个新项目就比较简单和迅速了:

第一,构建核心团队。骨干人员从梯队储备中调集,通过公司或者通过专家库获得专家资源,形成项目的核心团队,开始为客户展开方案和需求工作。同时,少量招聘补充其他人员。

第二,筹备执行团队。因为程序员、测试员等人员的使用比较靠后,所以有一定的时间准备。通过筛选储备好的见习工程师并进行定向培训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同时再通过招聘补充一些有一定经验的人员。

第三,启动外包资源。根据项目计划,向外包厂商发出需求,获得人力资源之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步加入项目。

如此一来,筹备一个新项目资源的过程可以进行得有条不紊。

只要有资源冲突,就仍然需要大家有“败则拼死相救”的精神相互支援。但是,由于有了资源预测、规划和冲突解决的机制,这种情况就不是常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