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清单的制定与优化

活动清单的制定与优化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分解理论上说WBS定义了交付什么,活动清单描述了怎么交付的工作步骤。表4-2 活动清单(续)确定依赖关系活动清单的格式比原来口头描述清楚多了。根据这些信息,完成活动清单的相应内容,最终完成的活动情况见表4-2。如何确定活动分解的级别表4-2的活动清单已经包含几十个节点了。假如项目的检查周期是4周,测试活动的总周期大于了检查周期,就应该继续分解为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三个活动。

活动清单的制定与优化

(1)活动分解

理论上说WBS定义了交付什么,活动清单描述了怎么交付的工作步骤。但实际上WBS中的一些内容好像本身就是一项活动。比如客户培训,到底这是“范围”还是“活动”呢?其实,WBS中的交付成果包括产品和服务两类,软硬件是可见产品,“客户培训”是服务,是不可见的产品。

978-7-111-56792-9-Chapter04-3.jpg

图4-2 计划过程

可以看见的产品验收比较方便,不可见的服务要特别注意文档,否则最后怎么证明做过了呢?所以,要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考试等资料,无形的交付更要通过有形的“文档”作证明。

澄清了任务的分类问题之后,各组分头进行活动分解和工期估算。

1)开发组分解的结果:

■需求分析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对客户进行产品培训,1周可以完成;然后逐个功能比较客户需求与产品的差异,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周;最后需要1周时间整理需求报告并完成评审。

■外部接口调研和分析整理3周就可以完成,版本自动升级系统功能定义1周可以完成,这两项工作与应用系统开发没有关系。

■系统设计可以按照子系统分头进行,包括确认时间3周可以完成,4周比较安全,关键要看设计的工程师能力。

■开发工作包括编码、单元测试,在资源有保障的情况下,需要4周时间完成。

■测试总共需要4~5周,包括集成测试1周、系统测试2周;验收测试如果顺利的话1周,如果不顺利需要再来1轮,则还要1周时间。

2)转换组的反馈结果如下。

■数据移植:总共需要7周,包括映射关系分析2周,数据转换程序开发3周,数据补录2周。数据补录工作量较大,请客户的人员帮忙比较好。

■用户培训:手册编写可以在需求分析之后进行,4周完成,培训需要2周;在系统切换前用户培训必须完成。

系统管理员培训:手册编写在设计之后进行,需要2周,系统管理培训1周,在验收测试之前应该完成管理员培训,以便其有时间在上线前熟悉系统。

■系统切换:安装和配置软件系统需要1周,切换应该1天可以完成,但客户要求试运行至少1周,总共2周比较保险

3)系统组反馈信息如下。

■主机环境:确定配置参数1周可以完成;设备采购客户负责,一般需要4周时间;安装调试需要1周,在开发开始之前应该就位。

■网点环境:设备调查需要2周,制定配置标准需要1周,客户采购和改造至少6周。网点环境系统切换前准备就绪。因为只有一个系统工程师,这些工作不能重叠。

4)管理方面。

■需要项目经理全程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负责项目的启动和收尾。

■项目启动已经过了2周,试运行之后的移交和收尾工作需要1周。

■质量经理应该全程参与,并负责过程规范、评审、测试、缺陷追踪和配置管理。(www.xing528.com)

5)业务小组的反馈如下。

■客户方面已经从各个业务部门专门抽调出来一批骨干,会在从需求分析到试运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全力配合项目组工作。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了活动清单的相应内容,见表4-2。

(2)确定责任矩阵

按照工期优先的原则,项目组分别估算了各个小组的投入资源。因为,很多工作的角色和分工不能替换,需要分别估计每类人员的资源需求。

比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需要的是系统分析员,开发和实现需要软件工程师,测试不仅需要测试工程师,还需要质量经理来管理。

根据任务的特性,确定每项任务需要的角色,以及他们承担的责任,主要参与者用P表示,S表示支持,R代表审核。

根据这些信息,完成活动清单的相应内容,见表4-2。

表4-2 活动清单

978-7-111-56792-9-Chapter04-4.jpg

(续)

978-7-111-56792-9-Chapter04-5.jpg

(3)确定依赖关系

活动清单的格式比原来口头描述清楚多了。从这样的清单中,寻找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方便许多。依赖关系分以下几种。

■逻辑约束:一件事必须在另外一件事之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必须顺序进行;系统切换前用户培训必须完成,这是明显的工作步骤的逻辑顺序,不能改变。

■资源约束:一种资源不能同时为两个活动所用。例如,因为只有一个系统工程师,确定主机参数、确定网点参数不能并行进行。资源约束在改变资源投入之后可以消除。

■条件约束:一定的隐含条件限制形成的约束。用户手册在差异分析之后进行,是为了避免手册内容和系统实际功能不一致,减少无用功。在验收测试之前完成管理员培训,是为了验证客户可以驾驭系统,有更长时间熟悉系统,如果不需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消除这种约束。

根据这些信息,完成活动清单的相应内容,最终完成的活动情况见表4-2。

(4)如何确定活动分解的级别

表4-2的活动清单已经包含几十个节点了。为了清晰表达项目的所有活动,理论上可以继续细分活动,划分成不同层次。但是,应该分解到什么层次合适呢?哪些活动应该放在一个层次上管理呢?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控制。作为第一个层次的活动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产生了不同的交付物。例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都有明确的交付物,直接放在第一层;类似数据转换、用户培训等活动中间会产生不同的交付物,就需要将其继续分解,否则无法控制中间状况。

■责任人发生了变化。系统环境类工作,中间责任人发生了变化,所以需要继续分解到下一层。系统安装、系统切换等活动尽管有多个操作步骤但责任人没有变化,所以可以不再继续分解。

■活动周期大于了检查周期。假如项目的检查周期是4周,测试活动的总周期大于了检查周期,就应该继续分解为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三个活动。另外,这三个测试活动的责任人不同,也符合继续分解的原则。

这样,作为项目第一层需要管理的活动(应该画在第一层网络图中的活动),在表4-2中用灰色背景标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