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矿竭城衰”的困境,黄石人痛定思痛,在困顿中踏上转型之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黄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二次创业、再造辉煌”的发展思路。进入21世纪,随着大批矿山相继闭坑,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黄石发展日益遭遇着资源枯竭的窘境。2009年3月,黄石获批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使正在思考寻找出路的黄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转型发展机遇,黄石的战略转型进一步深入实施。自2009年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以来,黄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富有黄石特色的转型之路。
1.以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发展要转型,首先思想要转型。近些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市情民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唯矿恋矿”思维,确立了“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的发展理念。根据黄石的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摆脱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现状,走“喜新不厌旧”的产业升级道路。按照这一思路,黄石一方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变,精吃“资源饭”;另一方面,努力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推进产业向多元化、群化、高级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2.以工业引领推进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在产业转型方面,总的思路是:实现产业发展由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从“黑色”向“绿色”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工业强市赶超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和相关产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支持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政府设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发展。市财政每年统筹整合工业转型发展资金1亿元,以奖励、补助和贴息等方式集中用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成果产业化。2018年,黄石纳入高新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3家,比上年净增3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7.4亿元,是2007年57.36亿元的4.3倍。目前,全市轻重工业比17.6∶82.4,轻工业占比比2007年上升了10.34个百分点,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同时,黄石对不符合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和“僵尸企业”实行清理注销,彻底关停“五小”企业1000多家,实现全域无“五小”企业;关闭长江沿线码头100多个,并对长江沿线39家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对全市89家企业121处重点污染源纳入在线监控;坚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劣存优,累计淘汰水泥、钢铁、冶炼、电解铝等行业落后产能204.65万吨,关闭退出煤炭企业16处、去产能135万吨,为黄石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2017年4月,黄石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省唯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于2018年7月在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www.xing528.com)
3.以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黄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推进十大产业研究院、十大工程技术中心、十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模具钢等产业研究院5家。全市27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2018年,大冶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冶市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近年来,黄石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亿元,实施技改项目400多个,为企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同时,积极实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和规上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完成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项,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四位,新增湖北名牌产品13个,20多个产品竞争力居全国第一。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转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开展“先建后验”审批模式改革试点,该经验目前已在全省的省级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扎实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创建,黄石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列全国第一方阵,2018年被授予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着力强化要素供给,按照“1+N”模式设立4支、16亿元产业基金,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累计为企业减负21.5亿元。
4.以完善功能增进民生福祉。创新机制,深化投融资、“放管服”、“双创”、社会事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改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18年黄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327元、15125元,是转型前的3.1倍、3.9倍。创新了“七个接力棒”就业再就业保障模式(即:创业培训、项目选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信贷支持、政策落实、跟踪服务)和“五个一”住房保障模式(即:“一个产品归并,多种渠道筹集”“一个口子保障,覆盖多类人群”“一个平台汇集,多股力量支撑”“一个杠杆调节,促进公平公正”“一个系统管理,固化制度成果”)。2007年至2018年末,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9.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85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18.26万人。近年来,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面积近600万平方米,惠及全市近29万居民。同时,一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后留下来的遗留问题和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民生实现了从“解决问题”向“普惠共享”的转变。
5.以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以新港“亿吨大港”建设为抓手,抢抓长江经济带和湖北自贸区建设机遇,构建“公铁水空”衔接无缝化、客运交通便捷化、物流运输智能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多式联运中心。破除行政壁垒,打通大山、大湖等天然阻隔,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全域一体化发展,境内已经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总规模达7528.8公里,密度164.3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大冶湖生态新区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城市格局进一步拉开,实现了由“环磁湖时代”向“环大冶湖时代”迈进。截至2018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