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甜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

甜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6-4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含水量的影响对不同灌溉处理玉米生育期光合特性测定分析显示,不同灌溉处理之间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根据气孔限制理论,RWC55%导致玉米灌浆期叶片出现气孔限制,引起蒸腾速率降低,对光合作用还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这表明,RWC70%对玉米生长和叶片水分生产效率产生影响,RWC55%对其蒸腾速率产生影响,对光合生产力没有影响。

图6-1可以看出,不同灌溉处理间甜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植株茎粗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灌溉处理间甜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株高差异均不显著,灌浆期Ⅴd植株株高显著高于RWC70%和RWC55%,RWC70%与RWC55%之间株高差异不显著,因此,RWC70%对玉米生长产生了影响。

图6-1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对单株甜玉米果穗、玉米棒、苞叶、茎和叶鲜重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处理之间甜玉米鲜果穗质量差异不显著,为421.37~427.63g,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鲜玉米果穗质量呈现降低趋势(图6-2)。不同处理之间甜玉米棒鲜重差异不显著,为280.18~289.99g,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鲜玉米棒鲜重呈现增加趋势。不同处理之间甜玉米苞叶鲜重差异显著,RWC55%玉米苞叶质量明显比Ⅴd小,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鲜玉米苞叶鲜重呈现降低趋势。RWC70%玉米茎鲜重明显比Ⅴd和RWC55%小。随着灌水量减少,玉米叶片鲜重明显降低。但是,不同处理之间玉米棒、苞叶、茎、叶和根干重差异均不显著(图6-3)。

图6-2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生物量鲜重的影响

图6-3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生物量干重的影响

对甜玉米棒、苞叶、茎和叶绝对含水量测定分析发现,随灌水量减少,玉米棒、苞叶、茎和叶绝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Ⅴd玉米棒、苞叶、茎和叶绝对含水量明显比RWC70%和RWC55%的高,RWC70%与RWC55%玉米棒、苞叶和茎的绝对含水量差异不显著,RWC55%叶片绝对含水量显著低于Ⅴd和RWC70%。这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减少,玉米植株含水量明显降低,但玉米干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图6-4)。

图6-4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含水量的影响

对不同灌溉处理玉米生育期光合特性测定分析显示,不同灌溉处理之间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图6-5)。同一灌溉处理下,随着玉米生育期推移,玉米光合速率呈现降低趋势,这与玉米乳熟期叶片光合能力小于大喇叭口期的研究结果一致(李力等,2016)。不同灌溉处理之间玉米拔节期叶片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图6-6),在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间,Ⅴd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RWC70%和RWC55%。同一灌溉处理下,随着玉米生育期推移,玉米蒸腾速率呈现增加趋势,这可能与玉米生长后期气温升高增强植株蒸腾速率有关。不同灌溉处理之间玉米拔节期叶片水分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图6-7),在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RWC70%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www.xing528.com)

图6-5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6-6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图6-7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不同灌溉处理之间甜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气孔导度差异均不显著(图6-8),拔节期和抽穗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图6-9)和气孔限制值(图6-10)差异均不显著,但是玉米灌浆期RWC55%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最低,气孔限制值最高。根据气孔限制理论,RWC55%导致玉米灌浆期叶片出现气孔限制,引起蒸腾速率降低,对光合作用还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中度水分亏缺条件下,气孔导度降低引起蒸腾速率大幅度下降,光合速率下降并不明显,因为水分散失对气孔开度的依赖大于光合对气孔的依赖(张喜英等,2000)。植物各个生理过程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不同,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密切相关生理过程影响的顺序为:生长—蒸腾—光合—运输,在一定条件下,有限水分亏缺不会对作物最终经济产量造成影响,但却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山仑,1990)。本研究发现,RWC70%玉米株高最大,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这表明,RWC70%对玉米生长和叶片水分生产效率产生影响,RWC55%对其蒸腾速率产生影响,对光合生产力没有影响。本研究还发现RWC55%水分生产效率最高,经济系数最大,收获生物量分配比例较高。因此,RWC55%是一种节水高效灌溉方式,在保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节约灌水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作物经济系数。RWC70%玉米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而RWC55%玉米生产效率最高,这表明,不同灌溉处理对灌水量的影响与生物耗水无关,可能主要与灌溉水深层渗漏损失有关。灌溉水深层渗漏是干热河谷农田水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干热河谷农田水分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6-8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图6-9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图6-10 不同灌溉处理对甜玉米叶片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