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EC、有机质、离子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EC、有机质、离子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0.25mm土壤团聚体总量与EC、土壤有机质、Ca2+、Mg2+、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07、0.259、0.202、0.239、0.209。说明EC、土壤有机质、Ca2+、Mg2+、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是影响干热河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0.25mm土壤团聚体总量pH、K+、Na+、/相关性不显著。

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0.25mm土壤团聚体总量与EC、土壤有机质、Ca2+、Mg2+、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07、0.259、0.202、0.239、0.209。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Bentto E,1992;Boix-Fayos C,2001),这是因为有机质增加了团聚体的疏水性,减慢了其湿润的速度,因而降低了空隙中闭塞空气对土壤的压力,降低了团聚体的破坏(Chenu C,2000;Caron J,1996)。说明EC、土壤有机质、Ca2+、Mg2+、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是影响干热河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表3-8)。>0.25mm土壤团聚体总量pH、K+、Na+、(K++Na+)/(Ca2++Mg2+)相关性不显著。

pH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显著正相关。这与土壤缓冲性的强弱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影响有关,其中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酸缓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一般认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酸缓冲容量也就越大,土壤酸缓冲容量随着盐基总量的升高而增大(刘伟等,2001)。有研究表明,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特别是Ca2+饱和度,其次是Mg2+饱和度(李爽等,2012;范庆峰等,2009)。土壤盐基饱和度的下降,特别是Ca2+饱和度的下降,是导致土壤pH降低的重要因素(范庆峰等,2009)。本研究发现土壤pH与Ca2+、Mg2+相关性不显著,而与K+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区域土壤富钾、少有机质等特征有关。

表3-8 >0.25mm土壤团聚体总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系数(r)(www.xing528.com)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